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穆巴拉克:“释放”意味着什么(独家评论)

2013-08-22 09:22:40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事实上,宣布“释放”的两项指控,在整个庭审过程中一直存在争议:先说“挪用公款”,作为任职达30年之久、垄断埃及军政大权的政治强人,其经手的公款不计其数,哪些算职务行为,哪些算非法挪用,本身很难界定;至于“受贿”,虽然传闻众多,但确凿、详细的实证却十分缺乏,穆巴拉克本人也拒不认罪,也难以指实(也正因为此,欧洲媒体多次爆出的“穆巴拉克退款换自由”小道消息才不可信,因为一旦退款就等于承认受贿,罪名就此成立)。

值得关注的倒是迄今尚未重审的“武力镇压及屠杀示威者”和“腐败”指控。实际上,仅凭前一项指控,就足以让穆巴拉克人头落地或牢底坐穿,而这项指控的涉及面及年限跨度,才是政治博弈的真正焦点。去年针对此指控的审理,就出现了“罪责跨度为‘尼罗河革命’期间解放广场的18天”的穆斯塔法•苏莱曼(Moustafa Souleimane)指控,和“罪责跨度为穆巴拉克统治期间全部30年”的穆斯塔法•卡特尔(moustafa abdel-kader)指控,最终的裁决则是以“18天”定性。很显然,如果采信“18天说”,则需要负责的仅为穆巴拉克及其亲信,而采信“30年说”则会将军方拖下水,届时一旦此项指控审理重开,而埃及政治博弈进一步白热化,“18天还是30年”将再度成为政坛恶斗的主战场之一——前提是穆巴拉克这把老骨头能支撑到那一刻。

自上周日起,埃及国内治安形势稍有好转,如此后政局趋于平稳,穆巴拉克案今后的走向将波澜不兴;反之,倘局势再生波澜,这个“历史疮疤”和“军方原罪”,就几乎注定会被谋求东山再起的兄弟会,或其它希望重演去年兄弟会迫退军方、夺取政权一幕的政治势力再度揭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特约评论员 陶短房 编辑:柳洪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报道


编辑:柳洪杰 标签: 穆巴拉克 埃及 获释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