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三一中联“恶斗”第三季 实名举报转向人身攻击

2013-07-15 16:16:11 来源:中国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因在个人微博上公开质疑“实名”举报者的动机,中联重科董事长助理高辉也遭到了人身攻击。继独白门、肉搏战后,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之间的“恶斗”开演第三季,实名举报升级为指名道姓的人身攻击。

“实名”噱头牵出匿名举报者

7月10日,有媒体以《中联重科再遭实名举报》为题,报道有“陈姓市场人士”向证监会递交材料,举报中联重科“业绩造假”。这位“陈姓市场人士”今年6月7日向香港联交所和香港证监会也递交了举报信。

“陈姓市场人士”属于匿名,“实名举报”本来只是标题党的一个噱头。但7月10日刚刚注册的新浪微博账号“堂吉诃德陈”显示,“陈姓市场人士”其实是《新快报》记者陈永洲。

高辉告诉记者,“堂吉诃德陈”仅仅发布了4条微博,都与中联重科相关。其上传的一个名为《中联重科000157》的文件落款就是陈永洲。虽然他很快修改了署名,但相关证据已经被留下。

11篇负面报道没有一次核实

“中联重科没有造假的行为。”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说:“这种举报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一连串的恶意举报背后,是竞争对手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抹黑中联重科。”

高辉则在微博上愤而指出:从华东到华中,从香港到美国,同一内容,针对中联,连续多次举报。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从未采访过中联重科的记者,却能连续做出11篇针对中联的负面报道。

高辉在微博上列出了陈永洲自2012年9月26日来针对中联重科的全部文章,直斥陈永洲已沦为“打手”、“舆霸”。并发出公开信“八问陈永洲”:对同出一城的两家工程机械企业,对三一全是正面报道,对中联全是负面攻击。

合盛科技全年仅仅减持了150万股,相比于3.8亿的持股数,可谓微乎其微,但却被描绘成管理层大规模减持套现。到中联重科高管表达对企业的信心增持,反过来又说是高抛低吸。

在攻击中联重科“畸形营销”时,连广告和业务费用是什么都分不清楚,实际不足1亿的广告费,在报道中生生就成了5.13亿。这样的报道不是无知浅薄,就是刻意构陷。

公正客观是新闻工作者的生命,人可以有好恶,但一边倒的倾向性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引用微博不能“替代”采访

针对11篇报道没有一次采访核实的指责,陈永洲在新快报上偷换了一个概念,将采访核实这一基本要求,与引用微博内容混为一谈:“我也从未采访过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只是曾在报道中引用过向文波的微博内容。之所以没拿高辉的内容,是因为从中找不到新闻素材。”

这一回答有些出乎意料。新闻记者不能看看微博就发负面报道,轻率失实的报道如果给投资者照成损失,记者难辞其咎。

但陈永洲的上司、新快报《赚钱周刊》负责人王中的却说:中联重科是一家上市公司,既然敢上市,你所有的公开数据、公告内容都应赤裸面对公众审阅。“如果直接发现里面有问题,媒体也可以不用采访而直接质疑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观点,新闻伦理和专业精神在这里已荡然无存。

新快报也发了一个声明,称高辉将相关报道描述为虚假报道,是混淆视听,公开诋毁。高辉在微博上愤怒声讨“舆霸”,确实事出有因。

中联重科的恼怒从何而来

中联重科对陈永洲的恼怒事出有因。

一是自从2012年9月26日中联成立20周年以来,陈永洲已连续11次报道了中联重科涉嫌“利润虚增、利益输送、畸形营销、涉嫌造假等一系列负面,而其所依赖的信息来源,不过是“本人在所供职的媒体办公室桌上发现的一封无投递人信息的U盘”。这一的信源交代,已经完全背弃了媒体应有的公允客观,失去了最基本的专业精神。

二是自今年1月8日曝出财务造假风波以来,这已经是第5次有人在针对中联重科发起“举报”了。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种举报不仅干扰了中联重科的正常经营,管理层也担心三人成虎,谎言被重复千遍演变为“真理”。事实上,由于 “造假”举报频发,中联重科今年来已多次停牌回应,受此影响,股价连创三年新低,年内跌幅达44%,今年市值蒸发已逾340亿元。

三是举报的手段越来越翻新离奇:第一次举报者匿名将材料递送给了《香港明报》。第二次冒用浑水公司创始人Carson Block之名,进一步扩大递送范围,涵香港和大陆所有的主流财经和大众媒体都收到了举报内容。7月9日,陈永洲更直接扮演了举报者的角色,将材料递送给证监会和港交所,参与到企业间的不正常竞争中。

财务造假举报不禁推敲

举报中联重科业绩造假,其实不禁推敲。

银河证券投资顾问周健认为,在目前的行业背景下,中联重科造假的动机不足。拿上一次举报来说,在华中地区累计销售订单9个亿退单5个亿,这对于工程承包类企业来说其实是一个正常事件。中联重科的业绩在2012年就出现下滑,当年还好,到2013年似乎有些挺不住了。对这样一个结果,如果真的存在造假,那成本将非常之高。

中联重科的会计事务由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和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打理。这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在业界声誉卓著,其品牌和专业性也是中联重科财务清白的重要保证。另外,中联重科作为国有企业,管理层也不会有冒着巨大风险进行造假的动机。

当前,工程机械需求不景气导致盈利能力下降,已经成为行业不争的事实。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且业绩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工程机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保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恶意攻击竞争对手也时常有之,这点倒是值得注意。

行业“恶战”由来已久

事实上,从去年11月三一重工引发“独白”门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这两大企业间的“恶战”,已经成为舆论场上的一景。为了洗清嫌疑,中联重科背着“涉黑”的标签,花了六个月时间展开了独董调查,才在6月份逐步摆脱了负面形象。

非风波尚未完全平息,7月10日,“举报”风波又卷土袭来。中联重科管理层的第一反应就是,这又是竞争对手在幕后推动。

“每当中联形势大好之际,或者处于某个关键重要的时机,抹黑造谣一定会紧随而来,间谍门,绑架门,窃听门,海关门,造假门,制造一道又一道的门,是对手的一贯作风。”高辉说。

对此,中联重科副总裁孙昌军不禁愠怒:“以前,中联重科从地方形象等大局出发隐忍克制,在地方政府的协调下采取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处理方式,但还是遭到竞争对手没有底线的持续攻击。”他说:“这次我们不忍了,必让法律还中联重科以清白,也还行业以规范!”

但摆在中联面前的难题是,向谁去讨还清白?和以前直接成为事件主角,或参与评论推动不同,三一这次超然事外一言不发,只待坐收渔翁之利。向文波总裁此刻正在美国,三一起诉奥巴马案今天开庭,那边厢还有一场舆论战呢。

业绩造假还是舆论造假

举报风波一连发生五次,无论是业绩造假,还是舆论造假,这都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月12日,中国证监会首次表态,证监会确实收到对中联重科的举报材料,并且正在按照相关工作程序进行处理。

目前中联也在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调查应对。中联重科表示, “之所以决定正面应对,主要是中联已经受到了来自投资者方面的巨大压力,同时,广大中小投资者要求彻查此事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中联内部已经着手准备起诉这次策划的幕后黑手。

工程机械行业何时复苏,中联重科与三一重工之间的舆论恶斗何时是个了局,这一切还在演绎。事实上,工程机械行业的现状是比较透明的,如果在整个行业都不景气的时候,还在选择同行内斗,对行业和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有投资者在某证券网站的三一股吧发帖表示:一次一次举报,并没有发现中联重科有什么问题,竞争要有底线,让企业搞发展,让我们赚点钱吧,恶意商战可休矣!


编辑:中文 标签: 举报 实名举报 实名 永洲 造假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