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绵绵《一盅缘》

2013-05-21 17:20:10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悲情绵绵《一盅缘》

图片说明:董红(右)在锡剧《一盅缘》中扮演的林六娘。黄乐然摄

一盅酒,能否约定三生?一盅茶,能否再续前盟?一盅药,能否治得相思?一盅孟婆汤,能否抛却红尘?

江苏省张家港市艺术中心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阳山歌《圣关还魂》创作的大型戏剧《一盅缘》,近日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锦江剧场精彩上演,吸引了无数热爱锡剧的观众。

成都老观众的梦想

在剧场门口,一些观众开始对锡剧议论起来,记忆中的往事像春天一样突然到来,使他们感到很高兴。成都的好多老观众,虽然并没有看过锡剧演出,但早年连环画最盛行的时代,他们却看过锡剧连环画,其中有电影,也有锡剧的历史故事,从中知道了在江苏那个地方有一个特殊的剧种。从那个时代起,想看锡剧的梦想就埋在了心里。

历史不改锡剧本色

锡剧,在当地俗称“无锡滩簧”,据有关文学记载: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820),无锡、江阴、武进等地城乡已盛行滩簧,尤其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解放后,从原有的太湖地区逐渐流传至长江三角洲。五、六十年代,是锡剧的“黄金时代”,上海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等县及浙江的嘉兴、安徽的郎溪等地,有锡剧团四十余个。跃为华东三大剧种之一,列为江苏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目前,江苏省内有锡剧团十多个。锡剧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建国前后称“常锡剧”,至1954年“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始统称“锡剧”。 虽然锡剧艺术经历了无数的风云,但难改锡剧艺术的本色。

爱恨茫茫终有期

该剧讲述的是林六娘和赵圣关之间曲折坎坷、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林六娘由国家一级演员董红出演。

故事开始于山清水秀的吴江之畔,卖茶姑娘林六娘邂逅了相国之子赵圣关,两人心有灵犀,相互爱慕一见钟情,并当即订立鸳盟。然而,他们之间的门第悬殊,赵家知道后坚决不答应这门婚事,而此时的赵圣关因为见不到林六娘相思成疾,一病不起。

多情的林六娘知道后心急如焚,可又见到赵公子,于是只好托言献药,最后得见赵圣关。但是,不经风雨而多情的赵圣关,却越病越恼火,最后简直起不了床了。看到这里,林六娘悲不自胜。既然中药不起作用,就从精神上找出路,她独自冒险到吴山,叩拜十庙,烧香请愿。但是赵圣关还是魂赴幽冥……六娘追至地府,方知还有比生离死别更大的悲痛在等着她做一个抉择。

舞蹈使锡剧艺术更美

根据《一盅缘》剧情设置的需要,优美的舞蹈形式融入了传统的锡剧之中,丰富了锡剧的艺术性,延伸了锡剧的表演内涵。因为舞蹈的融入使表演更加细腻和丰富了,也使锡剧在不失去原色的基础上比原来更好看了。原《中国戏剧》主编姜志涛给予该戏高度评价:“有品位,演出精致,表演精彩,不失为一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大戏。”

除了流光溢彩的舞台、动人感人的故事、精致精美的表演,《一盅缘》真正的创新在于“为珍贵文化遗产的出路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思路”。“是用一个较新的‘非遗’来传承一个古老的‘非遗’。”董红说,锡剧和河阳山歌两项国家级“非遗”的对接,可以使锡剧大戏更具艺术价值,同时也使河阳山歌更具传承活力。 《一盅缘》集结了最为优秀的创作团队,剧情的起承转合非常巧妙,引人入胜,而演员的精彩表现更是对整部戏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尤其是主演董红,在导演的指导下,无论是唱腔、身段还是情绪表达上都表现的非常出彩,让林六娘这个活泼俏丽、敢爱敢恨又坚强隐忍的角色充分的展现在了观众面前。

据《一盅缘》一剧中林六娘形体指导,江苏省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锦芳介绍,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锦江剧场演出《一盅缘》前董红感冒了,连续三天发烧,但她克服困难,完成了表演。

2013年5月20日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的第26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大赛颁奖仪式上,董红首获中国戏曲梅花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中来”。

 

编辑: 中文 标签: 悲情绵绵《一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