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高帅富”
粤东
“臭笠弟”
■一个作坊经济体如何通过行业组织聚合工业力量?
■一轮高级别的市场资本运作为何诞生于粤东小城?
■一场高层次的中德合作缘何落户广东欠发达地区?
揭阳金属企业纠结求生的故事是当前广东传统产业的写照:饱经折磨、艰难求索。但现在,揭阳的一群“土老板”却试图开创出一条“高级”的“国际范儿”路径。
“一个揭阳产的指甲钳只能卖2元人民币,但同样是指甲钳,德国产的就能卖到20欧元……”这是最近揭阳市政府部门里最热门的一个故事,这座金属生产始于明朝的粤东小城,终于想明白了400年的传统该如何实现史无前例的革新。
2月末,省长朱小丹亲临揭阳,与德国社会民主党前主席、RSBK鲁道夫·沙尔平战略咨询交流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鲁道夫·沙尔平达成共识,在揭阳市共建中德金属生态城。当地认为,这将使得揭阳金属制品迈出从2元到20欧元“升级”的重要一步。
抹掉这约100倍价差,任务并不简单。揭阳的金属产业在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和纠结后,终于探出雏形。这背后,凝结的是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全新思路。在省委书记胡春华提出的“粤东西北地区要在加快发展中调整经济结构”的要求下,记者发现,揭阳市借助广东发达的市场经济孕育更高级别市场运作方式,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发力点,正胎动着独特的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超常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