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新华网评:唯恐天下不乱的BBC

2013-04-24 14:58:30 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当中国政府和民众正在全力以赴救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灾区时,著名媒体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其网站首页却赫然刊登着题为引用语“我们没得到任何救助”(‘We Haven't Had Any Help’)的“照片故事”。

  照片中,一家几口人正在露天整理物品,背景是受到严重损坏的二层楼房。其实,这是个极普通的灾区的场景,但故事标题却不普通,甚至让人吃惊。从新闻技巧角度讲,该标题水平实在很高,吸引眼球,但从新闻道德角度说,却完全相反。然而它又不是纯粹的“标题党”,因为在它的故事中似乎确实有“料”,可惜以偏概全,经不起推敲。

  按照BBC记者的叙述,其采访的几个村民对地震一天后尚未得到足够帮助很不满,表示迄未得到三瓶矿泉水以外的任何救助!BBC记者还煞有介事地和村民一起质问一个村干部“人们在挨饿,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并巧妙地将矛盾焦点引向中国政府,引用一个村民的话说“政府的反应不够让人满意”!

  在中国人民遭受地震自然灾害,举国上下奋力抗震救灾,救死扶伤,国际社会也纷纷表示慰问,并高度评价中国政府救灾努力之时,BBC作为一个老字号的国际知名媒体,无视基本事实,指鹿为马,不仅缺乏起码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而且缺乏新闻媒体起码的职业操守,也是对四川灾民的利用和对读者、观众的愚弄。BBC唯恐天下不乱,不知是何居心?!

  其实稍稍了解一下真实情况,就不难看出这个故事的“故事性”。不争的事实是,在地震发生仅数小时后,习近平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副总理汪洋即率有关部门负责人飞赴灾区,我部队立即成立了抗震指挥部,2000多名抢险救灾指战员带领170多辆救护车、挖掘机、装载机及4架直升机紧急出动奔赴灾区展开救援。政府还迅速调集各方力量参加救援,克服交通阻碍等多重困难,使抵达灾区的解放军人数在很短时间内就超过了2万人。这在全世界都是最快最有力的政府应急反应。

  由于受地震影响的地区面积大,人口多,加之公路和通讯等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还做不到把救援物资马上送到每个灾民手中,此时时刻,政府和灾民同样焦急,灾民的心情包括怨言都能理解。

  BBC在其故事中,也不得不作一些客观叙述,提到“18000名中国军人已准备出发,展开救助”,但仍竭力渲染灾民的“饥饿”、“无助”,并话里有话地说,“许多志愿者想为灾民提供饮用水和食物,但政府认为他们堵塞道路”。BBC的记者很清楚,灾区处于河谷地带,道路狭窄,交通阻塞,而且余震不断,只有进行专业和有序的行动部署,才能最快和最大限度地达到救援目的,并避免志愿者遭遇险境。

  从以往的经验中,我们已经领教了BBC的涉华报道方式,对其新闻操守不得不置疑。BBC总是以这种方式“讲中国故事”,实在令人费解。

  众所周知,BBC名声不佳,丑闻不断。2012年,其王牌主持人被爆涉嫌性侵多名儿童,而BBC管理层早就知道真相,却对此保持沉默。今年3月,BBC记者冒充学生,混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代表团进入朝鲜,秘密拍摄纪录片,遭到该学院校方及学生的一致抗议和谴责。

  对于BBC来说,真该注意一下自己的信誉和形象了!

   (来源:新华网 编辑:王菁)


编辑:王菁 标签: BBC 故事性 唯恐天下不乱 涉华 学生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