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洞庭湖上的大“创口”

2013-04-11 14:20:45 来源:湖南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竹篙堆积如山,网围如铜墙铁壁

洞庭春禁,禁令如山。4月9日,记者暗访南洞庭湖 “二坝子”水域,却发现4个违法构筑的超级大矮围、网围,如同在洞庭湖腹部开了4个大“创口”,让人触目惊心。

10时许,记者在华容县注滋口镇洞庭湖朝天口堤段,看到湖州上10多米长的竹篙堆积如山。正在削竹枝的廖师傅告诉记者:“这是准备运到二坝子水域插‘网围’用的。”

二坝子是洞庭湖天然水域,允许建“网围”么?“不能,建了就违法。”同行的华容县渔政一干部说。

但记者看到,二坝子湖堤上赫然竖着华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禁令”:此处严禁钓鱼、放壕、捕虾、放牧,一经发现,后果自负。从大堤向东望去,滩涂湖州高高竖起的铁丝网围一眼望不到尽头。走近细看,铁围子高足有4米,先用混凝土筑基脚,再在基脚两边堆起1米高的土堤,上面是钢条、竹篙支撑,再用铁丝网包围,可谓铜墙铁壁。

“这里本是鱼类天然的产卵、索饵、洄游、栖息场地,就这么活活围掉了,对生物链是极大的破坏。典型的违法行为!”华容渔政一位姓吴的干部很忧心,“传统捕捞场所被破坏、压缩,许多渔民纷纷涌到东洞庭湖去‘抢食’!”

“鱼涨水时进入‘网围’,进得来,出去就难哒”

记者一行沿着铁围子向湖心走了2公里,不知不觉进了南县芦苇场,一条半是石块半是水泥铺成的道路展现眼前。路长约1000米,尽头是一条用挖机掘出的30米宽的河道。有几个本地人正在岸边忙着搭工棚。

“这是一个上鱼的码头,河道最少有10公里长,是运鱼用的。”当地人李爹介绍,“鱼从二坝子‘网围’中运出来,每天少的时候是几吨,多的时候十几吨,是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从‘网围’中捕捞上来的。运鱼的车子把路都压烂了。”

怎么会有这么多鱼呢?“鱼涨水时进入‘网围’,但进得来,出去就难哒。”李爹说,“这里10天内还要修‘围子’哩!”华容渔政干部解释:“其实就是个上万亩的迷魂阵。”

当地渔民老江领记者东行10余公里,到了芦苇场东端。“这里就是二坝子。”二坝子南端有1个钢丝大网围,从二坝子到三坝子还有2个网围,都有好几千亩。二坝子的航道被网围挤成了一条约50米宽的水沟。

“我想拆,但渔政站就只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华源公司、益华公司分别在洞庭湖腹地占地筑矮围、网围,当地渔政是啥态度?14时30分,记者来到南县渔政站,等了一刻钟,无人上班。记者转赴县畜牧水产局,找到了主管渔政监督的负责人陈小良。他说:“我县的矮围2011年就全部拆掉了,花了30万。前两天我都去看了,没发现新矮围。”

15时08分,记者再次来到南县渔政站,二楼整层办公楼只有2名青年当班。“站长下乡去了。”干部张欢称:“500米外是益华公司在搞养殖,有没有非法捕捞不太清楚。”

记者随后致电益阳市渔政站站长贺先华,他坦言:“矮围,不准搞。益华公司的矮围,应该属南县渔政管;华源公司所占水域属大通湖区水利部门管,矮围归大通湖渔政管。”

接下来,记者致电大通湖区渔政站站长李建红。他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华源公司开始筑矮围,修网围,曾到渔政站办滩涂养殖许可证,我没批。我想拆,但渔政站就只我一个人,忙不过来。”

(湖南日报记者 徐亚平 徐典波)

编辑: 中文 标签: 网围 渔政 创口 南洞庭湖 上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