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探索金砖国家开发性金融合作

2013-03-25 16:16:16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金砖五国领导人第五次峰会就要在南非德班举行了,据称探讨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货币储备库的可行性将是热门议题之一,而探讨金砖国家开发性金融合作又是金砖五国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之外的金砖国家克服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设施瓶颈所必需。为什么?根据比较成功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模式,这个拟议中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融资,而基础设施发展滞后及其对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已经是有目共睹,即使“金砖国家”这样的热门新兴市场经济体也不例外。去年7月30日至8月1日史无前例的连续大断电就充分凸显了印度的基础设施短板何其严重,巴西这个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11年)也是一样。根据世界银行2012年的竞争力排名,巴西基础设施在142个被调查国家中仅仅排名第104位,许多基础设施落后程度超出许多中国人的想象,如其全国铁路线90%还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清王朝末年修建的,火车最高时速不过40公里。

基础设施滞后从效率、区域发展平衡、收入分配等许多方面拖累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世行统计,2006年,停电给印度造成了6.6%的销售损失;中国2003年同一指标为1.3%。巴西港口则以延误而“驰名”于国际贸易界,从巴西出口一个集装箱的成本是中国的两倍以上、印度的1.5倍以上。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达到7.5%,为20余年来最高水平,2011年便急剧跌落至2.7%, 2012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不足1%,如此急剧减速,固然根本原因在于外部市场行情波动和汇率、财政等宏观指标不稳定,但基础设施滞后至少对此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是众多新兴市场经济体共同的长期迫切愿望,在2011年下半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剧烈震荡、经济增长率大面积急剧失速的背景下,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更被视为启动有效需求的强有力工具。毕竟,从罗斯福“新政”到1997—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后中国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卓有成效地实现了当期反危机目标,而且建立、巩固了国家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2012年以来,一度备受嘲讽的“铁公基”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工具重出江湖,也有外部经济环境阴晴不定、国内经济减速的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去年以来新兴市场经济体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巴西,总统罗塞夫于2012年8月15日宣布了一项1330亿雷亚尔(约合650亿美元、4000亿元人民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她声称这项计划是为了“偿还最近20年国家交通设施投资不足所欠下的债务”,巴西已经跃居世界第六大经济体,“我们有条件在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排行榜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在这项计划完成后,巴西国内将增加1万公里铁路(包括已经规划但存在争议的里约热内卢至圣保罗高铁)和7500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铁路线运行时速将达到100—150公里,其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交通运输能力将大大改善,巴西产品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巴西政府计划30年里完成这项计划,在5年内到位一半预算,2013年9月完成建设企业招标。为此,巴西政府可能出售9条公路和12条铁路的特许经营权,然后将计划扩大到基础设施的其它领域。

然而,今天的其它新兴市场经济体要想重演当年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抵御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功,却面临重重困难。

首先,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和尖端科技发展计划本身就不现实,计划拨付的资源太少,实施的时间太短,有竞选宣传价值,却难以落实。巴西的1330亿雷亚尔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令人振奋,但根据中国和欧洲、日本等国建设的经验,要想仅靠这笔大约4000亿元人民币的计划投资就建成1万公里铁路(包括里约热内卢-圣保罗高铁)和7500公里高速公路,实在有点不可思议,除非其铁路和公路特许经营权出售计划能实现。

即使有了比较可行的计划,财政能力虚弱导致可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财力不足等问题也都在妨碍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从纸面走向现实。2007年,巴西卢拉政府曾宣布投资12亿雷亚尔修建公路,计划2013年初竣工;但直到2012年2月,真正到位的资金也只有1亿雷亚尔,先前提出的8项工程,直到2012年8月还有5个尚未动工。

在这种情况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助一臂之力。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基础设施领先很多,在很多方面已经是世界先进水平,不指望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帮助我们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但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工具帮助我们更加主动全面地参与新兴市场基础设施投资浪潮,以带动我们相关出口,将资本输出、扩大原料等进口、海外工程、带动资本设备出口结合起来,发展空间巨大。从整体上讲,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贸易大国,我们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国际市场被动接受者,而是有能力通过调控、稳定贸易伙伴经济,进而稳定我们的外需。

在建立金砖国家货币储备库,如果能够成功,将有助于稳定中国之外金砖国家货币。鉴于新兴市场经济风险正在快速积累,发生类似1994年墨西哥危机、1997年东亚危机、1998年俄罗斯危机那样的货币金融危机风险上升,这个拟议中的机构如能设立并正常运作,对届时抵御风险是有利的。但是,考虑到相关国家之间在领导权等方面的争夺,很难在近期见到实际进展,可能要到发生危机之后才会真正实现进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商务部贸研院研究员 梅新育 编辑:王菁)


编辑:王菁 标签: 金砖国家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