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人民日报批美滥发货币:出口商品只换回一堆纸

2013-03-22 16:10:5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通过印钞向他国转嫁通胀

美国量化宽松在刺激本国经济之余,还能从他国捞到好处。谢太峰分析说,发达国家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当他们的消费超过生产缺口时,就从其他国家进口。美国就是这样,量化宽松必然增发货币,以刺激需求拉动消费。当消费起来时,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商品,因为美国是储备货币发行国,所以,大量印钞不仅没有引起美国本土物价上涨,还通过进口获取了实际资源,通过美元贬值缩减了债务,最终,是将通胀转移到了向他出口的国家。

如此多的好处,美国怎能不患上印钞依赖症?然而,美国得益的同时,那些向他出口商品的国家虽然出口增加,但同时也有很大损失:辛苦生产的商品供给美国,自己只换回一堆纸——美元。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还要加大货币投放量来收回这些美元,进而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靠出口的发展中国家顺差越大,本国市场商品越少,美元越多,形成了商品的净流出和货币的净流入,同时本国货币供应增多”,谢太峰指出,美国就是这样通过印钞转嫁了通胀。

  对此,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已有担忧,他称,由于美元是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因此与其他央行不同,美国的货币政策会对全球经济造成影响。他表示,美国须担负起更多责任,不仅要考虑其经济自身的需要,还应考虑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相关报道


编辑:中文国际实习2 标签: 货币供应 出口商品 通胀 宽松货币政策 限制性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