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具象的政治越有感染力

2013-03-06 17:35:01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全国人代会第一位女发言人傅莹的首度亮相让人惊喜,她的优雅、亲和,都成为关注点。“一袭宝蓝色风衣与银发交相辉映,黑色镶金珠项链更显时尚典雅”,“始终保持微笑,不时转动着手上的铅笔”,“语速适中,甚至在面对咄咄逼人的问题时,也没有提高声调”之类的细节,同她在发布会上的言谈观点一起,让一场常规的新闻发布会与众不同。

硬新闻并不缺,有关人大代表的比例,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有关钓鱼岛问题,有关财政预决算,热点事件都有回应;软新闻也不少,发言人的妆容,她谈经济问题时的“小磕巴”,她的日常生活,还有先生对其首秀的看法。两者汇集一起,可谓软硬兼施、刚柔兼济,一段有滋有味的时政新闻惊艳登场。

政治因人而鲜活。抽象的政治理念,是通过个性化的政治人物来传达的。出行轻车简从,不封路不管制;座谈会上真正讨论问题,不听念稿;面对遇难者悲悯落泪,做完报告时深深地鞠躬,都是执政理念的具象化表达。甚至新闻发布会上的着装,讲话时的口气语速,出席会议时的座次,招待晚宴上的食谱,都传递着一定的政治信号。

当报道领导人新闻的画面上,出现光屁股的小孩儿;当网络上汇聚着领导人的粉丝团;当新闻发言人不再表情呆板、千篇一律;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政治——不管是严肃的改革路径、立法议题,还是八卦的逸闻趣事、小道消息,公众的社会生活正悄悄发生改变,政治正慢慢恢复“众人之事”的本来面目。

对于民主政治的领导者而言,民众的喜欢、支持和认可,是其顺利实施执政理念、推进社会变革的基础。民主政治是一种协商,无法依靠强权来推进,一呼百应也不是集权统治下的个人崇拜,它源自每个人的政治自觉,是对执政理念的真心认同,只可能争取最大的多数,于妥协中求同存异。

开放的政治,需要有个性魅力的政治人物。理念是抽象的,政治人物的人格力量却能真实感知,并且具有不可替代的感召力。它的独特性,不仅在于气质、表达、做派的不同,更在于其超人的智慧和勇气——对未来的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对旧有体制、规则、观念的突破,对路径依赖和条条框框的摆脱。回首中国政治几十年的历程,会发现那些充满人格魅力的领导者,都有破旧立新的胆量,百折不挠的执著,不怕毁誉的从容。

政治的走向,取决于政治人物和参与者的作为。作为政治精英,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决定着政治基调——开放或封闭,民主或集权,他们应该是魅力政治的代言者,而不是模糊不清的政治符号。

这种魅力政治,具备鲜明的个性特色。不是人群里一个代表或委员的称呼,不是会场上一只沉默举起的可有可无的手。而是活跃的代言人,激烈争锋的辩手,实现权力赋予的投票者,推动变革甚至“革自己命”的改革者。

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人们记住了外柔内刚、充满知性魅力的发言人傅莹,她于无声中悄然改变着会风,于微笑里传达着中国声音。会场外的一个偶然,人们看到省委书记赵正永扶起摔倒的摄影记者;还有被媒体包围沉默不语的部长,提议扣工资做慈善的代表,追问食品安全问题的委员……你可以说这些是小事件,只是,这一个个小事件,组成两会的个性图谱,使之单调或丰富,呆板或生动,肤浅或厚重。

而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两会,其实是中国政治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