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福光写到,“我必须提醒自己,我是身在台北,并非东京”。看到地铁站排列有序的上班族等候列车,即便拥挤,仍是单排依序上车,“这在新加坡是看不到的”。说到这里,韩福光再度提醒“这里不是东京”。
让他最觉不可思议的地方在餐厅。他说,这不是顶级餐厅,但服务却“比东京的还要好”。他从非常年轻的餐厅服务员身上看到的是“如此个性化和如此热情而有见识的服务”。
回过头来,他提醒读者,新加坡人很多不好的行为长久以来都未见修正,包括地铁站候车人员占据下车出口,食客在熟食中心吃完饭不主动归还餐盘,居民不做资源回收,看电影时打手机等等。
韩福光写到,很多人说新加坡是世界第一的经济体,但却没有伴随着社会的优雅行为,这可能要花一个世代的时间才能两者兼顾。
新加坡华文报纸近来常以“公德心”描述所谓的优雅行为。在韩德光的这篇文章中,他认为,薄弱的社区意识导致新加坡人缺乏公德心。
韩德光向在台湾工作的同事问到,为何台湾人这么有公德心?同事回答说,原因很多,特别是1987年解严后,政治与社会觉醒,更多人参与到与台湾有关的公众事务中,从而让大家有了更强的“本体意识”。
他提到,台湾在政治上常有一些不光彩的事,经济发展迟缓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他们在社会态度举止方面,似乎踏出了一大步”。(中国台湾网 何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