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看当年自己执着的信访诉求,80%都是不对的。”9月5日,厦门市东孚镇寨后村调解主任刘东华接受法制网记者采访时说。
刘东华曾是法院里“人见人皱眉”的老信访人员,他在2003年之后,就不断因征地拆迁问题不断上访,每周到厦门市政府上访“至少3次”。
然而,当2007年刘东华当选寨后村村干部后,对法律法规逐渐有了深入具体的认识,特别是2009年,刘东华和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法院一拍即合,成为了法院的特邀调解员。
当时,海沧法院在关口前移、源头化解矛盾纷争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创建“大调解”格局新方式,在全市率先成立首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开创人民调解工作室进法庭模式先河。同时突破常规,大胆聘请老信访户刘东华、几度进京访人员徐永年为特邀调解员进驻工作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充分利用其“热心维权、在当地有特别影响力”等优势,参与村民纠纷调解以提高调解成功率。
2010年10月21日,厦门市首个“人民调解工作室”在海沧法院东孚法庭挂牌成立。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现有主任一名、副主任两名及成员18名,由特邀调解员专人驻庭具体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调解内容主要包括诉前纠纷的调解、受人民法庭的委托对诉讼中纠纷的调解(委托调解)以及其他组织的调解。
寨后村的许多村民对调解工作室的“调解110”印象深刻,刘东华介绍,我们制作了特邀调解员的名片并广泛向群众发放。对于一些简易的纠纷,当事人只需通过拨打调解员电话,告知其身份信息,调解员就可开展调解工作,快速高效化解纠纷,“调解110”的名字由此得来。
“人民群众到调解工作室处理纠纷,我们不但不向他们收取费用,还会向他们递上一杯茶,送上一个微笑。”刘东华说,截至今年6月20日,已成功调解542起案件,涉及标的金额895.7万元,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零收费的举措为当事人减轻了12万余元的诉讼费用,给了村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
调解工作室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促进了东孚辖区的和谐与稳定。数据显示,2010年,东孚法庭新收各类案件837件;2011年,新收各类案件654件,同比减少了183件,降幅达21.87%,驻庭特邀调解员的作用正在慢慢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