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写在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成立30年之际

2012-08-31 19:28:51来源:新华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百度百家
 

写在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成立30年之际

资料图片:6月11日,边防执勤人员引导缉毒犬检查过境车辆。今年一月以来,云南边防总队瑞丽边防大队江桥警犬复训基地驻防320国道畹瑞大桥执勤点充分发挥警犬缉毒特长,共查获毒品案件13起,缴获各类毒品共计14629克(海洛因10691克、冰毒4010克),大幅度提高了边境违禁品管控力度,有效净化了边境地区的治安环境。新华社记者 陈海宁 摄

新华网昆明6月19日电(记者王研)1982年,新中国第一支专业缉毒队在云南诞生。30年来,云南的禁毒队伍力量不断壮大,如今已经有3000多人;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25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1万余名,缴获易制毒化学物品1000余吨,毒品约200吨。

30年来,这支禁毒队伍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先后有40多名民警壮烈牺牲、300多名民警伤残。他们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为千家万户免受毒品侵害作出了巨大贡献。

那些逝去的英雄: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云南省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基本没有天然屏障,有的地段仅仅是一道田埂或一条小溪与境外相隔。

上世纪八十年代,金三角毒品日益泛滥,借道云南向我国内地渗透蔓延,面对严峻的毒情形势,云南省委省政府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和公安部上报情况争取支持,在云南边境州市和重点交通沿线组建了1000人的专业缉毒队伍。三十年来,这支队伍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在发展为一支3000多人的较大的警种,他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尽最大的努力将毒品堵在境外、查在省内,竭尽全力减少了毒品对国内的危害。

三十年来,云南禁毒民警缴获的鸦片、海洛因、冰毒分别占全国缴获量的90%、70%、60%。在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云南禁毒事业的辉煌的同时,这支队伍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张从顺,1982年参加公安工作,在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历任副所长、所长、副科级侦查员。在1994年9月1日凌晨一场缉捕过境武装贩毒分子的战斗中,被毒贩引爆的手榴弹炸伤,经送医院抢救无效后牺牲,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并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吴光林,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1992年参加公安工作,历任凤庆县公安局缉毒队侦查员、禁毒大队侦查中队中队长、副大队长。2004年8月30日,吴光林在带领民警侦办“8·30”特大武装贩毒案中,与2名毒品犯罪嫌疑人发生枪战,他不幸头部中弹,当场壮烈牺牲。

柯占军,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人,1981年7月出生,系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大队长。2012年2月23日,他在参与一起特大武装贩毒案的侦破抓捕过程中,壮烈牺牲。为他送别的那天,当地上万名群众为他送行。

王世洲、施翔宁、张学强……英雄已逝,精神不灭,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陈姝标签: 民警 缉毒队 生死卧底 毒贩 缉毒犬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24小时新闻排行
精彩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