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文国际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来中国学习,准没错。”一个坦桑尼亚家庭的中国情缘

2012-11-05 21:46:22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我来说两句2311人参与)

五十九岁的坦桑尼亚人斯威摩西斯能够操一口流利的中文,这是他九年来坚持每天练习汉语的结果。

斯威目前担任中坦友谊纺织公司的副总经理。这家企业由中国和坦桑尼亚两国共同出资组建,位于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

在日常工作中,斯威要经常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斯威坦言,“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幸好在进入公司以前,斯威有三年在上海从事硕士学位研究的经历。

(在上海)我学习过如何应对合资企业的常见问题。现在,我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刚开始的确有一些困难,毕竟文化差异实在太大。不过经过几年的磨合,我们已经学会了相互理解和尊重,我们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斯威说。

斯威出色的工作赢得了中国同事的信任。他不仅担任中国同事的英语老师,还经常邀请他们到家里做客。每到农历新年的时候,他还到处张罗着帮中国同事办理举办庆祝活动的各种手续。

对于他的中国同事,斯威也是赞不绝口。

“我和中国人共事了十五年,他们总是能够快速地融入本地文化。”

斯威第一次到中国是在1985年。当时,他获得了中坦两国政府的资助,在北京学习中文。回顾这近二十年的经历,斯威也十分感慨中国巨大的变化。

最近在北京大学访问时,他看到外国留学生表演中国传统的杂技,还有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一起表演的场景,不禁感叹道,“一切都不一样了。”他回忆第一次在中国读书时,“那个年代,外国人在北京生活可不容易。很少有中国人能讲英语,他们也不愿意与外国人打交道。外国学生都必须在单独的食堂就餐。”

学成归国几年后,斯威又回到了中国,开始在清华大学学习工程学研究生课程。

2011年,斯威还有幸被选为外国留学生代表参加中国建国六十年庆典。同年,他还参加了由国家汉办在福建厦门举办的推广汉语教学的项目。

目前,斯威还担任着坦桑尼亚在华留学生协会的秘书长。这个由他和其他几个坦桑尼亚留学生一手创建的协会,经常在坦桑尼亚国内分享有关中国留学和经商的信息。同时,不少在坦经商的中国企业也经常与其接洽,咨询在坦招募员工的事宜。

斯威家与中国的联系也延续到了下一代。斯威27岁的儿子,伊曼纽尔摩西斯也在父亲的建议下,于2008年来华留学。毕业后,伊曼纽尔还进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工作,担任斯瓦希里语播音员。

“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让我更好地了解中国。”伊曼纽尔说,“这些年我到中国各地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采访。”

父子二人经常向在坦的中国人和在华的坦桑尼亚人提供帮助。在他们的帮助下,不少人在求学、经商方面取得了成功。连打算在华长期工作的伊曼纽尔也产生了回坦桑尼亚创业的想法。

据斯威讲,他的小儿子也即将来中国留学。

“来中国留学,准没错。”斯威说。

(作者:刘祥瑞 李昊 编辑:陈璐)

相关报道

编辑: 陈璐标签: 坦桑尼亚 留学
我来说两句 511人参与 31条评论 (点击查看)
...
用户名 密 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中国日报保持中立。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
24小时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