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铜线"到"光纤" 宽带提速要打破"技术天花板"

2012-03-18 10:30:18 来源:人民邮电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齐心协力共推宽带中国”之六:宽带提速要打破“技术天花板”

速率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这是广大宽带用户迫切的要求,也是我国政府和电信企业努力的目标。不少用户认为:“网络就在那里,电信企业只要按个开关不就升级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宽带网络的提速与升级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从技术角度看,全球新一轮的宽带提速,是从“铜线宽带”到“光纤宽带”的一次飞跃,传输介质将彻底改变。而光纤通达千家万户,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技术上的落后决定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宽带整体水平的差距。

当前,我国固定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可提供512k起步的带宽,2M以上就面临一定难度。而韩日等宽带发达国家主要采用以FTTH(光纤到户)为主的宽带技术,很容易升级到10M甚至100M。目前,我国“光纤到户”的普及率不到3%,而韩国和日本的“光纤到户”普及率已经接近60%,而且还在迅速发展。

显然,继续将铜线宽带作为主要部署方式,很难实现宽带提速与降价。要获得宽带用户普遍满意的高速率,尽管涉及很多环节,受制于很多因素,但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光纤离用户有多远。在宽带接入的“最后一公里”,基于铜线的宽带技术提速已经遭遇“天花板”。ADSL的速率提升受限于传输距离,其上限与光纤接入无法相提并论。而且在光纤与铜线混合的网络中,越高的带宽意味着越多的端局、越复杂的网络结构。通过这样“修修补补”的方式实现提速,不仅工程复杂,而且性价比低,许多地方的电信企业10年都很难收回投资。宽带提速面临巨大障碍。

编辑: 王菁  标签: 光纤到户 天花板 铜线 宽带技术 宽带服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