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密集表态建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提高收入比重

2012-03-09 08:39:06 来源:新华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央密集表态: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抓紧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工资制度,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GDP下调,工资还涨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调低到7.5%,8年来首次低于8%。在这种状况下,工作会不会更难找?工资还有希望再涨么?收入差距能再小点儿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答记者问时提出---

将积极稳妥地推进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问题,去年有25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的幅度达到了22%,这个调整是在前年30个省(市、自治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年30个省(市、自治区)最低工资标准达到了24%的调整幅度。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十二五”期间,每年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不低于13%。对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我们一直本着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态度来进行。我们最终的想法是让企业能够得到发展,让职工工资也能够有所提高,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十二五”末期农民工工资基本达到无欠薪

对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有关部门每年都要采取联合行动,包括下发文件、专项检查、开展联合督察。从我们统计的数据来看,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在逐年下降,而不是在逐年上升,首先要把这一点明确下来。全社会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关注。

人社部: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13%以上

我国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这样在“十二五”期间就可以力争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高层密集表态“涨工资”

2010年4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提出的2010年重点改革任务中,深化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被置于突出位置。

国务院转发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将收入分配改革列入了工作重点,表示要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比重。

2010年6月1日,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题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文章,文章中李克强指出,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以此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1年工作安排中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且将此放在“加大改革攻坚力度”的总领下,可见中央对此事已下定决心。

“十二五”规划看民生:涨工资 给谁涨 谁给涨 怎么涨

“十二五”我国将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前不久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独立成章,这在五年计划及规划中尚属首次,纲要同时提出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7%以上”的预期指标,增幅高于“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5%。也提出“十二五”我国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然而“十二五”规划纲要如何诠释收入增长?详细>>

涨工资,给谁涨---

重点保障中低收入者,最低工资每年涨13%以上,5年后有望“倍增”。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国家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十二五”规划纲要让多数劳动者相信“未来几年,工资肯定会增长”。

涨工资能不能“涨”出共同富裕

目前全国各地的补贴仍不够平衡,有经济发达、财政收入多的地区近年来自行调整了标准,津贴项目名目也比较繁多,加总起来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上限。既然有人这么高,其他地区的人,自然也要努力与先进地区“涨齐”。

“涨工资”只会使工人失业吗?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缓慢于经济增长。可是公务员工资短短几年却调高了几次,富豪榜上的富豪资本更是每年以亿为单位地往上蹿。“不应涨工资”只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居民幸福感越来越低。

?涨工资,谁给涨---

政府不能直接决定多数人的工资,呼吁企业提薪的同时应给小企业减负。政府可以通过积极稳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合理提高最低工资并加强劳动监察等方式推动企业给职工涨工资,对于大量小型微利企业,应采取措施减轻其负担,提高劳资双方分配的财富比例,进而让企业有钱赚、低收入职工工资同时较快涨。

涨工资,不看口号看实效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工资上涨应该而且能够成为一种趋势,其中的关键是,究竟谁应该率先实现翻番?以各地竞相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为背景,希望让低收入者先涨一步成为趋势,由此显然需要税收政策让利于民、为企业减负以藏富于民等相关配套措施为保障,因此属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还有很多。

劳动局建议涨工资多少老板会听从?

涨工资是企业与政府的共同责任,需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政府提供原动力支持。只有企业与政府责任到位,才能让普通职工涨工资的愿景变成现实,让整个社会受益。

涨工资,怎么涨---

“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定“按照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平等协商确定、政府监督指导的原则,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

如何打消涨工资的三大顾虑

三大质疑直接干扰着分配制度改革的进程,使有关部门在出台相关工资增长机制的法律政策时“投鼠忌器”。

涨工资如何实现?中国百姓收入倍增着眼三大路径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减税方案酝酿出台 直接惠及千家万户,加强工资协商 制度保障劳动者收入提高

如何让幸福感和工资一起涨起来

当我们工资收入的涨幅总是跟在CPI涨幅屁股后面紧赶慢赶,我们自然会感觉工资涨了,但比以前更不经花了,我们期待的幸福感也随之打了折扣,注了水。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但要让工资涨,而且还要让幸福感随着工资一起涨。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提高职工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需要控制CPI的涨幅。

两会委员建言“涨工资”

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

工资的“提低”事实上应该和“控高”相结合,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性,调控部分国企高管过高薪酬和某些收入过高行业的工资水平过快增长,努力缩小收入差距,防止居民收入“倍增长”成为统计上的“被增长”,避免惠民政策成为“纸上画饼”。

如果一味地要求增加职工的收入,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只“加压”不“减负”,很多中小企业利润微薄,事实上难以承受,这对实体经济也是一个打击。政府在为职工“涨工资”的同时,也要给企业在税收、物流等方面减减负,保护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

惠民政策提高了百姓的期望值,要让这样的期望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幸福,不仅仅是数字绝对值上的增加可以解决的。要提高职工工资,更要减少居民工资“毛增加”和幸福感“净增加”之间的差值,不要让CPI绑架了百姓的幸福感。

全国人大代表康厚明---

职工收入提升是整个收入结构调整的一部分,政府能掌控公务员、事业单位等公共部门的人员收入,因此要防止“政府能掌握的部分涨,而私营企业不涨”的现象,应通过推行劳资双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等强化“体制外”职工工资制度的健全和落实,以免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

作为拉动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增长以及促进民生的重要一环,我国应从法律法规的角度进一步完善薪酬体制,促进各行业涨工资实现制度化、常态化。详细>>

网民热议“涨工资”机制 “倍增长”不能“被增长”

在门户网站上超过160000名网友参与有关如何减少收入水平差距的调查显示,22.6%的网友认为应提高工资标准、并设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工资”涨得虽快,却也跑不赢CPI。不少网友认为,虽然在过去的一年间自己的收入有所增长,但是“增长感”却没多少,高企的CPI“偷”走了自己的幸福感。还有网友担心,体制内职工能受益于政策,但体制外职工就被“遗忘”。

深圳网友“家在清风雅雨间”---

虽然工资增长了,但是却感觉“口袋里面的钱越来越不顶事了”。希望政府能关心百姓的“钱袋子”问题,涨工资更要涨幸福指数。

上海网友“方向明”---

职工收入增长的难点在于如何提高非编制内、非事业单位、非公务人员、非央企人员的收入水平。

编辑: 马原  标签: 工资 涨工资 增长机制 工资增长 工资集体协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