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拟对农产品产地进行区域划分以保障农产品安全

2012-02-24 21:15:08 来源:中国日报新闻中心记者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旭荣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透露,农业部2007年着手开展农产品产地区划工作。根据产地环境质量,具体划分禁止、限制及适宜种植生产的区域。

梅旭荣表示,过去多年高度依赖农用化学品支撑农业生产和国内快速发展的工业化正在严重威胁我国的农产品安全。因此我国正在计划对农产品产地进行区域划分,以此作为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比如某些重金属污染区将被禁止种植蔬菜,”他说,“目前整个区划还没有明确的出台时间。”

随着国内现代农业和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污染物正在以各种方式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对农产品产地进行功能区划的举措说明政府正在给予食品安全越来越多的重视。

“我国农产品品质安全和公众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梅旭荣所长结合过去十多年针对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做出这一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力发展国内现代化农业种植,通过大规模机械化种植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年均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5亿吨以上。 2011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亿7千万吨。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2011年全国接近60%的粮食增产来自东北地区。该地区机械化种植为国家赢得了粮食高产。

但与此同时,有关农产品质量,例如农药残留的事件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公众面前。

2010年,全国多个省区发现海南产豇豆被检测出仍在使用已被禁用的高毒农药。

“这是个恶性循环,”梅所长指出。“高投入的农药化肥创造了高产,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病虫害。为了消灭更多的虫害保持产量,更多的农药化肥被继续使用。”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化肥使用国,自2007年以来,每年消耗超过5,000万吨化肥,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年均使用量的四倍。

另外全国每年还消费大约130万吨农药,意味着单位面积消耗的农药是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

相比较之下,现代化种植在一些发达国家同样也引起类似问题。在美国,一些科学家已经开始关注大量施用除草剂对人们生育健康可能造成的风险。

梅所长同时表示,由于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一些农产品被迫在已经被工业污染的地区生产种植,为公众健康埋下隐患。

此外,业内人士也指出农产品产地另一个巨大威胁来自外来物种入侵。

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生物中,我国有50余种。

据统计,仅水花生、马铃薯甲虫等20种主要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就达840多亿元。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告诉中国日报记者,随着全球国际贸易、旅游和交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外来物种被引进到中国。

“但很多外来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是未知的。政府在引入物种时应该更加谨慎,” 他说。

(来源:中国日报新闻中心记者 金珠 编辑:梁杉)

编辑: 梁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