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亚太|北美·欧洲|中东·中亚|非洲·拉美|中外关系|国际组织|时政专题|
  精彩推荐 日本新首相嗜酒如命 誓当“泥鳅”不走虚华路|卡扎菲妻小避难阿尔及利亚 苏尔特面临血战|网络红娘用面部识别软件帮单身者配对|
环球在线>专题>热点专题>2011中日论坛>头图
明石康:中日两国应携手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2011-08-21 10:43:11      来源:中国日报网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明石康:中日两国应携手积极面对和解决问题
 
日方实行委员长、财团法人国际文化会馆理事长、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言

日方实行委员长、财团法人国际文化会馆理事长、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明石康的讲话:

大家好!尊敬的唐家璇国务委员、王晨先生、陈昊苏先生、赵家骐先生,以及日本驻中国特命全权大使丹羽宇一郎先生,以及参与本次北京—东京论坛的各位领导人及嘉宾,以及本次为我们做出非常精心准备的朱灵先生,以及中国日报社,以及日方言论NPO,特别是工藤先生给予我们诸多的帮助与努力表示衷心地感谢。

2005年,我们发起的北京—东京论坛,直至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七届,这是作为中日两国最重要的民间对话的平台,每年我们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有了今天,为此我感到非常地高兴。当然,民间对话与政府间的对话是不能匹敌的,但是我们可以作为官方对话的一个补充的作用。

我们在2005年开始举办第一届北京—东京论坛,当时有了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以及日本试图加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问题,当时是中日两国关系最为严峻的时刻,所以当时两国官方交流也出现了停滞,为此我们这次民间对话交流平台为中日两国继续恢复交流的关系做出了努力。

去年我们在东京举办了第六届北京—东京论坛,后来出现了对于围绕钓鱼岛事件产生的两国之间争议的问题,我觉得邓小平先生的智慧,必须要想到重新考虑到邓小平当时讲的话,对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危机管理的体制,以及我们中日两国的透明性对话应该怎么样去进行,我觉得我们有了非常重要的意见交流的场所。在第六届论坛举行之后的一周之内就发生了钓鱼岛问题,一周之后,如果时间再短一点的话,我觉得可能我们会更好地去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当时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乐观的。

今年3月11号,在日本爆发了东部日本地区大地震,当时中国人民以及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也代表中国政府给了我们很多的帮助,我们觉得这是穿越了国境的一种非常大的人道主义资源,所以我们每个日本国民都非常地感动。而且当时中方的各位,对于日本的行动也都给予我们很多的关注与支持,这是我们中日两国国民,现在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这种连带感,是一直非常重视的,我觉得这也是体现我们人与人之间这种连带关系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在这次大地震当中,还发生了福岛核电站的非常不幸的一个事件,关于这件事,我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们确实有了一些信息公开不透明的问题,对于我们周边的邻国,我们考虑得不是很周到,所以当时的这些态度,我觉得是不应该有的,我也感到非常地遗憾。

中国在国际社会当中不断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在亚洲担负着两大重任,特别是在日本发生大地震,在汶川地震展示出来的这种面对自然灾害的合作,除此之外还有经济、金融、环境、传染病防治,防止战争、维持和平等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各大课题、困难,我们中日两国都应该携起手来积极地面对解决问题。在这里,中方具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使命。

我觉得北京—东京论坛今后还应该继续为中日两国加深相互理解做出自己的贡献。中日两国的舆论调查的结果让我们看到了非常严峻的现实,我觉得中日两国之间应该继续携起手来一起向共同的目标努力。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深互这种理解。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地努力,将今天和明天两天我们要举办的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继续举办下去。衷心祝愿这次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日报网)


新闻热搜
 
商讯
视觉
博客
死前1秒钟会看到什么(组图)
你好奇吗?对于一个就要死亡的人来说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在死前的一秒钟都会看到什么? >> 详细

论坛
紧身衣穿出性感谷胸(图)
女星将自己最自信的波纹谷胸靠紧身衣体现出来,使人们投来羡慕的目光,抢镜十足。 >> 详细

财经
点击排行
 
 
英语点津
网站地图                  
国际 要闻 深度 亚太 北美 中东 拉美 中外关系 国际组织 海外看中国
评论 本网视点 国际时评 中国观察 财经评论 网友热议 影视书评 声音 漫画 外交讲坛
财经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分析评论 股市基金 房产动态 经济数据 消费旅游 理财保险 资讯抢鲜报
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劲爆丑闻 名人轶事 精彩热图 幽默 本周推荐  
音画 环球瞭望 社会百态 娱乐时尚 图吧博客 论坛精选 军事天地 时事热点 图片专题  
军事 军事广角 即时消息 装备图集 中国国防 国际防务 军事评论 专栏    
  台海风情 台海热点 台湾旅游 台海局势 走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