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8月21日在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上讲话。
(中国日报摄影)
中国日报总编辑朱灵8月21日在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尊敬的唐家璇前国务委员、尊敬的王晨主任、尊敬的明石康先生、尊敬的丹羽宇一郎大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中国日报社与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北京-东京论坛今天(8月21日)开幕了,我代表中国日报社向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和前来报道本届论坛的媒体同仁,表示衷心地感谢,表示热烈地欢迎!
我也诚挚感谢日本言论NPO为本届论坛所做的努力!由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先生主持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本届论坛的中方协办单位,并承担了经济分论坛的大量工作,曾副总理主持的这个中心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智库之一,中心的参与将为我们再次成功举办一届北京-东京论坛提供助力,我代表论坛的主办方,向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表示衷心地感谢!
去年8月,第六届论坛在东京举办时,中日关系经过2006年以来两国领导人的五次互访,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不断地改善发展,正在步入平稳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势头良好。但论坛闭幕仅一周,便发生了钓鱼岛撞船事件,两国关系急转直下,一时间,两国官方严重对立,双方的民众隔阂加深,双边往来急剧减少,两国的关系出现倒退。
今年3月日本发生特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泄露危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历经唐山和汶川大地震的中国人民感同身受,胡锦涛主席前往日本驻华使馆吊唁遇难者,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温家宝总理向日本首相致电慰问,并在出席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期间,赴地震灾区慰问民众,患难之时更显示出友情的真诚与宝贵。
在大灾大难面前,中国人民与日本人民同舟共济,中方大力支持日方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以此为契机,中日关系又迈出了改善和发展的新步伐。
最近,被称为论坛姊妹篇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在两国同步实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方关系非常重要,仍是普遍共识,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领土与海洋权益争议问题,成为当前两国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两国的经济发展,对彼此均有益处,民间交流对改善中日关系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这五个结论很重要,也很有启发性,我特别注意到中日关系非常重要仍是普遍共识,对于对方国家的好感度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这两个结论,按中方调查,83.1%的公众和88.6%的教师学生认为,中日关系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但中国公众对日本的好感度仅有28.6%,比前次调查下降十个百分点。日方调查结果大致相同,相关结论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明年是中日恢复邦交四十周年,近四十年来,两国关系在曲折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两国之间仍然存在不少的矛盾和分歧,争执与猜疑也不时地出现,但我们的共识是,中日关系对两国都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已发展起广泛的共同利益,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在此,我将自己的两个基本观点与各位分享:
首先,中日关系四十年进程一再告诉我们,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损,即使两国在有些观点和问题上有较大分歧,如历史问题,但是双方无论如何都要保持接触、对话和交流。而不能采取对抗和隔绝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找到解决争议和分歧的办法。
第二,中国去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在两国都引发了种种议论,我认为这一变化不会改变中日关系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会改变两国深化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大势。发展中日友好,推进两国合作,增进相互理解,仍是中方不变的政策取向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我相信这也是符合日本的利益和日本人民意愿的。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奉行睦邻友好,中国致力于建设和谐亚洲,推动世界和平,中国视日本为伙伴,而不是敌手。我参加过前六次北京-东京论坛,我坚信推动中日关系向前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北京-东京的真谛所在。北京-东京论坛已经成为中日间最有影响力的公共外交平台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论坛,增强两国的相互理解和互信,为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今明两天,我们将围绕亚洲的未来与经济重塑中的中日合作为主题,坦诚交流,畅所欲言,诸位的真知灼见将是我们朝着照顾彼此关切,实现互利共盈,发展中日关系,造福两国人民,推动亚洲和平的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来源:中国日报网 编辑:陈笛 马晓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