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于5月9-10日在华盛顿举行。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4月1日在伦敦首次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首轮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分别于2009年7月和2010年5月举行。与前两轮对话相比,即将举行的第三轮对话尤其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不仅是因为当前西亚北非局势持续动荡,日本遭遇地震海啸和核泄漏,而且是因为这轮对话是在胡锦涛主席今年1月成功访美的背景下举行的。据了解,这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主题将围绕如何落实胡锦涛主席访美取得的丰硕成果——致力于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展开。
展望本轮对话的前景,中美双方领导人和多个部门将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多个问题进行对话和深入沟通,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协调双方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政策立场,拓展双方在经济领域的全面互利合作,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当前两国关系的积极发展势头。
在当前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下,中美两国首先应当扩大共识、增进战略互信。对话、交流、协商等机制是缩小分歧,扩大共识的重要途径。其次是拓展双方务实合作的领域,进一步加强两国在重大国际与地区及全球性问题上协调合作,形成良性互动。第三,中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中国如果不发展,对世界就是个灾难。中国的发展对任何国家不构成威胁,美方应当客观看待中国的发展,切实尊重中方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中美加强全面合作,有助于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享全球发展机遇。
在经济领域,中美双边贸易规模巨大,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3800多亿美元,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经贸合作过程中出现一些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中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经济结构的互补性,是促进双边经贸关系不断稳定发展的基础。发展互利共赢的中美经贸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双方加强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不仅使两国人民在扩大交往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实惠,两国经济在深化合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与以往相比,双方的合作面扩大了,合作领域拓宽了,合作对全球的影响力加强了,将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关于如何扩大共识,实现互利共赢,我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一、对于相互之间存在的分歧,中美应当通过坦诚对话增进互信妥善处理。中美关系应当是合作共赢,而非“零和”博弈。全球化使中美利益更加广泛地联系在一起,双方应该巩固和完善对话合作机制,并在众多领域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
二、在中美战略对话框架下,双方建立战略互信,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在应对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恐怖主义、跨国犯罪、传染性疾病、严重自然灾害、海洋渔业等问题上加强沟通与协调。
三、在中美经济对话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积极探索两国经济关系的新亮点,推动中美及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四、在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下,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深化了解、互信与合作,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包括支持两国地方各级在一系列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举办中美文化年及其他人文交流活动。
五、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加强沟通、协调。
总而言之,在以上五个方面加强合作,中美之间就能够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减少分歧、寻求对问题的解决办法,中美关系就能够实现互利共赢,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新华网 编辑: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