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近日曾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即将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中,美国将给予胡锦涛主席最高规格的礼遇。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奥巴马在首尔与胡锦涛会面时,就亲自将这次访问定位为“美中关系和美国外交的头等大事”。据知,这次是美方主动提出将访问定位为最高规格的“国事访问”。
据中新社报道,白宫对这次胡锦涛来访的礼宾筹备工作非常细致,包括雨天、大雾、大雪等恶劣天气的应急方案。1月13日上午,白宫还在南草坪进行了一次隆重的欢迎仪式的预演,这对熟谙流程的白宫而言也是非常罕见的。
那么什么是“国事访问”?“最高规格的礼遇”意味着什么?外交部原礼宾司代司长、中国外交官联谊会原副会长、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任大使鲁培新就国事访问等中外交礼仪的相关知识,接受了南都记者的专访。
南都:什么是国事访问呢?
鲁培新:一般一国元首受另一个国家元首邀请,对其国进行访问,或者说,元首之间的访问,都称为“国事访问”。这是两国最高规格的互访。国家总理级别的访问,一般称作“正式访问”。而根据访问性质,两者也都可以定义为“工作访问”。
南都:国事访问需要哪些礼仪安排呢?
鲁培新:从程序上说,首先是接机。各国都有各自的礼宾规定,有的国家甚至总统亲自接。在我国,一般由外交部主管副部长、我国驻对方国家大使迎接。
欢迎仪式是最主要的迎接程序,一般由被访国家元首主持欢迎仪式,奏国歌并检阅仪仗队。在我国,冬天的欢迎仪式一般设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夏天则设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
南都:是不是鸣响礼炮次数的不同,代表着不同级别?鸣放21响礼炮里“21”这个数字有什么说法吗?
鲁培新:奏国歌时,同步鸣放礼炮。一般在室外举行。国家元首21响,总理19响。“21”响是国际传统。早在400多年以前,英国战舰上只能放21门炮,行驶在公海上,如果遇到友好国家的船只,为了表示敬意和解除武装,全部放炮。如果到一个国家加水加油,也要先将炮全部鸣放。此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元首访问的鸣炮传统。
迎接另一个国家总理级别的领导人到访,一般鸣放19响礼炮,因为在西方国家,单数象征吉祥,所以不用“20”。
南都:国宴有什么讲究吗?
鲁培新:中国的国宴都由外交部礼宾司安排,第一夫人不会亲自上阵。中国一般设有三热菜一汤、一冷盘、一甜品。国宴用酒现在是用红白葡萄酒。
以前,我国的国宴是用白酒的,但为与国际接轨,上世纪末实行“礼宾改革”后,我国也开始使用红白葡萄酒。现在的国宴一般安排10桌左右,我国也开始“中餐西吃”,实行分餐制。本着“隆重而从简”的原则,取消了奏国歌和讲话,宴会一般为1小时15分钟。
(来源:南方都市报 编辑:谌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