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6月20日刊文说,延安的干部培训让人想到“忆苦思危”——让干部体验建党的艰苦来感受政权的来之不易,教学中“思危”味道浓,透露了高层的危机感。
文章摘编如下:
“到底是物质的力量重要,还是理想信念的力量重要?在延安这块土地上找得到答案。”在中共的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干部学院杨志和教授对班上20多位中共司局级干部讲课。主题虽是中共在延安时期的理论,但是教学的另一主旨也清晰可察——向学员灌输中国共产党员应有的信仰。
中共高层相信,在延安谈理想信念,较之其他地方更显深刻含义。1934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在赣南遭遇挫折后,经过2万5000里长征到达陕北,在陕北的13年(1935年到1947年,1937年起以延安为根据地)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历史性转折。逾半个世纪以后,2002年当作为执政党的中共感到必须注重向新干部灌输党性教育时,他们将目光投向历史,希望从中挖掘出精神资源,希望结合历史与现代执政方法教育来遏制干部群体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上海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应运而生。
据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陈燕楠介绍,该院2005年正式开班以来,共培训了2万8304人。这只是一个庞大全国党性教育工程的一个部分。自2003年以来,包括中央党校与上述几个干部学院在内的党校系统,共培训科员以上干部、国企职员等1亿7000万人次。当局要使每一名干部在岗的5年里,要脱产学习(就是参加工作后再去校内进行全日制学习的方式),累积达到3个月以上,目标是造就有理想信念、履行职务的能力,以及广博视野的干部。
在今年7月1日中共建党90周年前夕,中央外宣办本周组织中外媒体采访延安干部学院,让外媒近距离观察中共党性培养的理念与创新做法。
培训“忆苦思危”
中国在以前也开展过“忆苦思甜”教育,即以回忆旧社会的苦来反衬中共的伟大成就;延安的干部培训则让人想到“忆苦思危”——让干部体验建党的艰苦来感受政权的来之不易,教学中“思危”味道浓,透露了高层的危机感。
受训学员在此的生活颇为简单有规律:全天上课、不准无故请假;在学校用餐,不准自己去外面吃。食宿规格是30元(人民币,约6新元)的宿舍费;50元伙食费。该院以体验为教学特色,有60%课程是在革命遗址现场完成。
在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旧址外,教授焦连三语重心长地对学员点评:“任何人来到延安都会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怎么能在这样的山沟沟里打出江山?”他接着引用目击者对1937年红军进入延安的场景描述:“绝不像电影里那样,迈着整齐的步伐,就是一个高个子叫化子,带着一群叫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