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CVF航空母舰模拟图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海军 李杰
曾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其海军也曾荣膺过世界海军第一的桂冠。在数百年的海军发展历程中,其拥有的各类舰艇无论是数量、吨位,乃至作战能力均名列世界前茅,就连20世纪初才诞生的航空母舰也不例外,拥有全球第二的数量和威力。不过,二战之后,英国航母风光不再,虽然时时有心发展新型航母,却常常感到力有未逮。
“无敌”航母“先天不足”
历史上,英国海军对航母和舰载机建造技术和运用战术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光学助降装置的发明与运用;斜角飞行甲板的提出与实施;蒸汽弹射器的发明与成功实践;升降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安装;垂直/短距起降飞机搭载与运用……这些创新技术全都体现着英国技术人员的智慧。
但是,如此众多的创新却并没有使英国海军保住“全球最强舰队”的宝座。l966年2月,英国国防大臣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决定:英国海军要将全部航空母舰退役。自此,英国海军沦为一支与航母无缘的地区性海军。
英国海军一直希望能东山再起。经过多方努力,l973年在维克斯造船厂开始铺设“无敌”级航母龙骨。两年后,该级首制舰正式下水。满载排水量仅2万吨的“无敌”级航母应用了许多当时最新的技术和武器。不过,该级航母也存在着许多的“先天不足”:
首先,“无敌”级航母的机库是按照反潜直升机的尺度和数量来设计的,全舰仅能搭载5架“海鹞”垂直/短距起降飞机和9架“海王”反潜直升机;由于搭载“鹞”式飞机的数量太少,因而难以完成与其他舰种、机种的联合作战和持续作战等任务。
其次,舰内的各种储藏仓库体积过于狭小,各种油料和航空弹药等作战物资储备量太少,无法在中远海海域持续航行和行动,无法应付一定规模的海上局部战争。
再次,舰上所装的电子设备性能远未达到现代航母的水平,航母所装的对空警戒雷达、对海搜索雷达、电子战设备等与“谢菲尔德”级驱逐舰的基本相同,完全无法满足现代信息战的要求。
第四,“无敌”级航母的升降机位于飞行甲板中部,当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都不能使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航母的正常作战,甚至会严重贻误战机。
为了满足21世纪海战的需要,英国海军于世纪之交作出决定:在2010年前组建一支“全球舰队”,其核心就是新一代航母。
新型航母七大改进
新CVF级航母的建造计划于2005年中期开始实施,预计于2010年下水,2012年左右服役。尽管初步方案已定,但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英国海军又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了重新改进:
第一,由只搭载两种飞机(包括直升机)改为能搭载多种飞机和直升机。使得所搭载的各型飞机能与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并能担负多种复杂作战任务。
第二,新型的CVF航母的舰长约为美国“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90%;排水量增至6.5万吨,综合作战能力明显提高。
第三,该舰首部采用上翘角约l2度的滑橇式飞行甲板,滑行跑道位置也由原来的左舷移至中部,两条滑形跑道线呈倒V字形在舰首前端交汇;这种设计可以同时供2架F-35B舰载机交替快速地离舰升空。
第四,两部运送舰载机的升降机被挪至滑橇式飞行甲板的后端,一次可同时升降两架F-35B短距/垂直起降战斗机。
第五,新CVF航母舰载机的装载数量接近原方案的两倍,战时最多可搭载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共50架,大大提高作战能力。
第六,新型CVF航母的舰载机机库总面积达到6480平方米,相当于“无敌”级航空母舰机库的3倍,最多可容纳24架F-35B和10架“默林”EH-101HMl,其余的舰载机可以系留在露天甲板上。
第七,新CVF航母采用新一代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这种全电力推进系统节省空间,可以灵活布置;战时即使部分舰体和设施遭到破坏,仍可持续作战。不仅具有噪音低,系统经济性好等特点,而且便于维修和更换部件。
资金技术双重困扰
“有心无力”之一:金融危机导致建造资金推迟拨付。
2009年7月,英国皇家海军为CVF级航母首制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举行了切割钢板的仪式没多久,英国政府就因金融危机,军费受到严重影响等缘故,被迫作出推迟投资的决定,直接导致该航母的建造延迟一年。同样因为军费不足,原定建造的第二艘“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将被改作他用或出售。
“有心无力”之二:舰载机选择颇费周折。
按理说,排水量6.5万吨、飞行甲板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航母,可以选用的舰载机种类应该不少,但由于该舰采用了滑跃式飞行甲板,使得可用的舰载机只有“海鹞”和F-35B两种。由于“海鹞”机型老旧。经过权衡,唯一可用的机型只剩下F-35B,但近期传来消息:F-35B要到2015年才能加入现役。
“有心无力”之三:英国新航母存在两个问题。
即使采购F-35B战机的过程顺利,英国航母还面临两个难题:
一是F-35B的价格过于昂贵。如果采购36架F-35B,再加上4架预警机和10架直升机,舰载机的采购费用就将超过航母的价格。
二是F-35B战斗机的各种性能并非像先前吹嘘得那么优异,尤其是它的隐身性能。
看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问题,不仅是以往英国航母发展面临的难题,恐怕也将是可预见未来其航母发展的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