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报道:随着篮球运动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中国商家有可能成为第一批注资NBA的外国企业。
2009年5月, 克里夫兰骑士队和中国投资者达成协议,将NBA的日益全球化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据体育商业专家指出,来自国外的能源和资金正是处在“后乔丹时代”中的NBA所需要的。
这样的合作显然会为NBA开拓中国创造营销的条件,然而真正吸引亚洲观众的并不是幕后的商业交易,而是联赛球员本身的个人魅力和技术。
今年5月,以商人黄建华为首的投资集团与骑士队签署了一项协议,成功收购该队和其主场球馆15%的股份。
“体育产业的国际化是未来的趋势,” 密歇根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教授马克·罗森特伯(Mark Rosentraub)说。“在欧洲,篮球永远不可能取代足球的地位,可是在中国,篮球却可以成顶级的运动。”
艾伦·桑德森(Allen Sanderson)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他表示中国体育迷对NBA和其球员很感兴趣,“他们不仅关注姚明,还会关注科比·布莱恩和勒布朗·詹姆斯,”桑德森说。“现在有一股NBA热,考虑到中国人口众多,即使只有一小部分人喜欢篮球,影响力也很强大。”
纽约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助理教授李·埃杰尔 (Lee Igel)认为,这几年,NBA很难再现往日风采。然而,来自外国的投资有可能为NBA未来发展的关键。
“NBA仍然停留在在乔丹的时代,” 埃杰尔说。“他们没怎么改变营销策略。但是迈克尔乔丹效应只是个案。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知道自己手中有什么牌,也知道该怎么出牌。”
幸运的是,中国球迷对NBA兴趣越来越浓,科比和勒布朗·詹姆斯等球员都吸引了众多支持者。而本地的球迷更关注球员未来的合约问题,而不是谁拥有球队的股份。
埃杰尔表示,相比起其他美国体育联盟,NBA对于外国投资的规定相对宽松,在将来,外国公司有可能获得联赛球队更多的股份。
黄建华出生在广州,他曾经协助纽约扬基队与休士顿火箭队开拓中国市场。他为骑士队所筹集的投资资金达到7200百万美元。而根据福布斯杂志去年的估算,骑士队的价值在NBA球队中排第五位,为4.77亿美元。
此外,NBA还大力发展其国际球员队伍。上个赛季,联赛共有75个国际球员,来自30多个国家与地区。罗森特伯认为,如果不开放中国投资者对NBA进行投资,中国或许不愿意放行顶尖球员加盟NBA。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NBA显然是对中国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中国,现约有4.5亿NBA支持者。去年NBA在中国开设分部,吸引了来自各方的合作伙伴,包括ESPN和中国银行等,为该公司注资2.53亿美元。
同时,NBA与安舒兹娱乐集团合作在中国设计了12个场馆,将在未来20年内陆续完成建设。
NBA与中国的合作可以追述到数十年前,并与51家电视台拥有伙伴关系。其中,NBA与中央电视台有长达20年的合作历史。2004年,NBA成为第一家在中国举办赛事(NBA中国赛)的美国职业体育联盟,此后又屡次来到中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狂潮。
注:本文刊登于7月27日中国日报(美国版)第5版
(作者:James Ritchie中国日报(美国版)编译:黄千懿 编辑: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