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纽约报道:有观点认为,在全球各国都陷入经济衰退的窘境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如同灯塔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希望。但最近,这一观点的准确性成为了经济学家争论的热点。
位于伦敦的全球知名经济研究机构Capital Economics经济学家马克•威廉(Mark Williams)指出,尽管对中国经济的复苏以及进一步发展抱有信心,但短期内,他认为投资者有些盲目乐观。
“市场对经济马上回暖的期望过大,”威廉说。他还补充道,作为私人股本融资主要动力的留存利润(retained profits)已经大幅下降。他说,中国目前最需要私人投资来促进经济,留存利润的减少增大了私人投资的难度;同时,中国政府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还未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虽然上报的投资额有所增长,但是诸如钢铁和建筑设备等的实际销售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威廉说。他接着解释,因为地方政府对有预算的项目会着力筹备,经济刺激方案的效果将会与预期有所不同。虽然中国的发展机遇仍然很多,但还是有很多迫不及待 “跳”进投资热潮的人深陷其中。
“在2008年市场形势最好的时候进入中国的投资者现在大都损失过半了,”菲利普•贝尔登(Philip Bilden)说。贝尔登先生是投资公司HarbourVest Partners的常务董事,主管公司的亚洲基金。
他还说,中国需要进行一些结构性的改革以方便外国投资者投资。贝尔登表示,近年来已经开始改革的中国监管部门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简化投资者需要办理的行政审批手续。“十年前在中国的投资比今天要容易很多,”他补充说。
另一个争论的焦点是中国四万亿元的经济刺激一揽子计划到底对经济环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天泉投资(Spring Capital Asia)是一家在香港和上海都设有办事处的私募公司。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及其创始人陈镇洪(Vincent Chan)表示经济刺激方案的受益人并不明确。
相反,北京一家投资公司New Enterprise Capital的董事彭•斯登夫(Per Stenvall)认为,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仍处于初始阶段,而批评家们应该给该方案更多的时间来发挥其效用。“政府现在才支出了不到总计划8%,现在就评价刺激方案成功与否还有点为时尚早。”
斯登夫还说:“中国有最利于刺激经济发展的机会,在基础建设、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许多项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也标志着中国经济在最基本层面上开始了从出口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根本转变。
“中国必然得走偏重内需导向的发展模式,”威廉评价道:“如今中国面临一个选择:要么放弃这条路, 要么就坚持走下去。”
(作者:Christopher Witkowsky 中国日报(美国版) 翻译:朱玫 编辑: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