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近来,泰国“人民民主联盟”(民盟)领导的反政府抗议活动步步升级:大规模示威和罢工浪潮、占领总理府、暴力冲突、国家紧急状态……泰国政局为何频频出现如此“激烈”的动荡?
着眼当下,此次反政府抗议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沙马政府的“亲他信”路线,令反对派“必欲除之而后快”。早在2006年,民盟就因不满前总理他信的“独断专行”、“贪污腐败”和“出卖国家利益”,发动了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导致社会不稳。当年9月21日,泰军方发动的政变推翻了他信政府并取缔示威,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政治洗牌”。2007年12月,泰国举行政变后的首次大选,孰料却选出了政治上“亲他信”的沙马政府。迎接流亡海外的他信回国,恢复他信时期的经济政策,执意推动修宪、终止对他信涉贪案件的调查……沙马政府的这些举措最终引起了“死对头”民盟的强烈不满。
纵观历史,泰国政坛屡陷动荡的深层原因是该国自2006年以来高度分裂的社会状态,“亲他信”和“反他信”两派严重对立。泰国人口约6000多万,其中约70%是居住在北部、东北部的农民和城市草根阶层。他们拥护他信和沙马政府提出的扩大出口、引进外资、开放市场等扩张性经济政策,赞成实行农村廉价医疗改革、乡村发展计划、债务减免和鼓励大型基建等经济惠民政策。而占泰国人口约30%的城市中产阶级、知识阶层及地方世袭领主等,则对以他信及其“代理人”沙马“一味讨好”基层选民、“损害”中上阶层利益的做法不满。他们或在经济上蒙受了直接损失,或在政治上不满他信及沙马的独断专行。虽然在人数上处于劣势,但他们控制着该国80%以上的经济命脉,旗下有不少媒体、工会和非政府组织,在政治、经济和舆论上对政府的冲击力很大。
不容忽视的是,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是导致“泰式民主”频频动荡的另一原因。以往备受泰国人推崇的“温和、宽容”的传统佛教精神正被毫不妥协的政治攻讦所取代。党派争斗充斥着政治私利与个人恩怨。示威者以暴力方式占领国家机构、挑动军人出面干政,也早已违背了他们所谓的“民主”理念。因此有舆论担心,如果总理沙马迫于压力辞职,泰国何时才能走出政变“怪圈”?
(来源:《环球人物》 编辑:刘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