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焰火作为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主角之一,历来都能吸引无数观众的目光。蔡国强,这位将火药成功运用到艺术创作中的艺术家,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总设计师,正在为奥运会的焰火表演殚精竭虑。
当记者好奇地问道:“开幕式的焰火到底会设计成什么样子?”他狡黠地笑了:“奥运天机连红虹(蔡国强的妻子)都不知道呢。”
一项必须成功的任务
一年多以前,旅居美国多年的蔡国强回到北京,协助张艺谋打造北京奥运开幕式的视觉盛宴。在整个筹备期,他们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要开大约3000次会议。
蔡国强的女儿文悠利用假期,从纽约到北京做奥运志愿者。没想到父亲每天夜里三点才能回家,同一屋檐下的父女二人难得见面。见父亲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女儿打趣道:“开会时不会打瞌睡吗?”蔡国强也幽默地回过去:“偶尔一打瞌睡就会被录像逮住了。”
蔡国强一刻也不曾松懈,他知道,这是一项必须成功的任务。
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焰火表演要让人耳目一新,不仅需要艺术创造力,还要克服技术难题。举行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鸟巢”采用贴膜的特殊钢结构建造,燃放焰火时对安全和环保要求很高。此外,“鸟巢”半封闭式的顶部设计也给焰火表演带来了挑战。“以前进行焰火表演的体育场没有檐儿,里面的观众可以看到整体的焰火效果,高空转播也可以拍摄到场内的情况”。而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设计师们就必须考虑到被檐儿遮蔽的部分,充分照顾到场内场外的互动。
面对重重难关,蔡国强很有信心,“艺术总是在有限或有困难的条件下寻找可能。”
用鞭炮画画的男孩
蔡国强说,自己与焰火的缘分似乎是命中注定的。每当创作时,孩提时代在故乡古城放烟火的情景总会浮现在他脑海中。
蔡国强1957年生于福建泉州。在古城的小巷中,儿时的他最喜欢放鞭炮。他总是抢着点火,追逐那些欢蹦乱跳的火花。当时,很少有人关注这个相貌并不出众的小男孩,但奶奶看到了他对火花的热爱,她知道,那里面有孩子的梦想。她总是陪在小蔡国强身边,帮着他点香火、递鞭炮。如今,奶奶已经90多岁了,依然把头发梳得光光亮亮,脑后扎个圆圆的发髻。她迎着各地蜂拥而来的记者笑得像一朵花:“我说嘛,我们家阿强用鞭炮画画,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蔡国强的火药创作大约从1984年开始。创作前,他在心中勾勒出一幅画面,然后,按照想要的轮廓将火药铺在画布上,上面再压上砖头。“砖头能产生压力,有利于引爆。”蔡国强说着,扣动了手中的打火机,点燃导火索。顿时,只听到“咝咝咝”火星蹿动的声音,随后,“噼里啪啦”火药欢炸。待烟雾消散,眼前便出现了一幅用火药炸出来的画,宛如典雅的中国水墨一般,黑白分明,浓淡相宜。
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实则有不少机关暗道,如何控制引爆的速度,如何调配火药的比例,都是一门学问。
就像摄影师熟悉相机的每一个零件,画家熟悉每一盒油彩一样,蔡国强说起火药如数家珍:日本的火药很精致,但爆发力不足,常常点了这边那边没反应;而美国的火药这边一点,那边就跟着爆,痛痛快快一炸就是一大片;而中国的火药嘛,乒乒乓乓很有活力,火星活蹦乱跳。蔡国强配火药,就像下中药似的,这一味下一点,那一味下一点。他举起沾满火药的黑色的食指,说道:“火药创作就像按快门,是一次性的,不像画油画,不好了可以再改。”
让西方人惊艳的中国艺术家
为了创作出超越国界、超越自身的艺术作品,1995年,蔡国强移居纽约。除了使用火药,他还陆续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药、风水等引入作品。
蔡国强的创作进入到一个高峰期。从1995年起,《马可波罗遗忘的东西》、《草船借箭》、《你的风水没问题吗?》等作品相继问世,引起的反响也越来越大。众多国际评论家认为,蔡国强是一个擅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火引、异国文化为导火线,点燃文化对话新领域的艺术家。
1999年,蔡国强获得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奖,成为中国文化界在国际上第一位获得这一奖项的艺术家。该奖也是中国艺术在国际大展中获得的最高奖项。2001年,他又获美国欧柏特艺术奖,2005年获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最佳装置作品及个展奖,并连续多年被英国权威艺术杂志Art Review评为世界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百位人物之一。去年11月刚刚结束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蔡国强为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所作的大型烟火作品《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以7424.7万港币成交,创下了世界拍卖中国当代艺术世界纪录,这一价格超出原有最高估价接近两倍。
2008年2月21日,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还有5个多月,美国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行了一场名为“蔡国强:我想要相信(I want to believe)”的个人回顾展。为了这次展览,策展人撤掉了包括毕加索在内的所有名家作品,将全馆空间为蔡国强办展,这也是美国美术馆迄今规模最大的华裔艺术家个人展。美国媒体将蔡国强的火药艺术称之为“蔡国强旋风”,他用一簇簇升腾的火焰,让整个西方艺术界为之惊艳。(来源:《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