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不下的“金剪子”
[ 2008-04-21 14:55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一不留神,你碰到的人就是个民间艺人。”刚到山东高密,就听到这样的说法。尽管是一个县级市,但有着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高密却有4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剪纸、扑灰年画、彩色泥塑和地方戏曲茂腔,并被文化部评为第一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高密的民间艺人层出不穷,尤其是民间剪纸艺术大师。

剪出来的媳妇

“你能画啥,我就能剪出来啥!”26年前,家住高密县井沟镇河南村的刘彩花和县文化馆巡视员叫板时充满自信。不过,这个地地道道的高密媳妇还是牢记祖训,恪守妇道,在家里养猪养娃,把去县城剪纸的活计“介绍”给了自己的丈夫范祚信。如今的范祚信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不仅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院校举办过个人展,而且到过日本、法国,并在那些地方受到“追捧”。

“要是没我,他根本剪不出来那些花。”面对丈夫的辉煌,刘彩花有点坐不住了,她也想把失去的光彩找回来。她告诉记者,现在在高密,有一双会剪纸的巧手,不仅意味着能摆脱下地种田的命运,还可以供子女读大学,甚至能在城里买楼,“那是让村里人都刮目相看的事”。范祚信在一旁憨憨地笑了,递给记者一打各类荣誉证书的复印件,前4个是范祚信的,后4个是刘彩花的。

像所有纯朴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样,小范祚信和小刘彩花,都是看着家里的姑婆姨婶们剪纸长大的。每年一进腊月,乡下人家的大铺炕上,坐满了巧手的媳妇们,一边“拉呱”(高密方言:聊天),一边剪纸。看着看着,他们也爱上了剪纸,“一天不剪手就痒痒,连赶大集也不忘记揣摩人家的剪纸,到邻里家串门也要学几个新样子。”看他们都这么痴迷,有人就“怂恿”他们一“剪”高低。“剪着剪着,就‘捡’了个媳妇。”范祚信说起这事还很得意,两人的结婚纪念物就是互赠的两把剪刀。

高密的媳妇们,平常里只能“低眉顺目”,因为剪纸,她们有了“扬眉”的机会。她们中大部分连字都不识一个,但肚子里却有剪不完的花样。刘彩花告诉记者,她不识字,但央求说书的堂叔给自己讲了遍《水浒传》,便能绘制出“水浒108将”的剪纸花样;而识字的范祚信,却只能把花样用烟火熏在土纸上,才能剪出精品。

如今的范家,老少三代都会剪纸,“水浒108将”之后,他们又创作了“红楼梦100人”,而且要把中国历史小说的人物、历史人物继续“剪”下去……

2500元的小狗剪纸

齐秀花和农村里的大部分“剪花娘子”不一样的是,她和自己剪的第一张剪纸——“小鲤鱼跳龙门”一样,从乡村跳到了城里,继而又跳到了国外。

在高密,1998年至今,有8位“剪花娘子”相继出国表演,齐秀花是最早的一个。

那年,35岁的齐秀花第一次出国,很兴奋。在瑞士,排队等她剪纸的人数也数不清,平均每分钟就能剪一个蝴蝶的她,从早晨9点开始,午饭都没顾上吃,一直剪到下午5点半。“说好的是免费赠送,没想到老外都要付钱,说‘艺术是无价的’,该给钱。”让齐秀花更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个老外带了自己心爱的宠物狗来排队,看着那只狗很可爱,她就兴之所致,给主人剪了那只狗,老外高兴地连声说谢谢,非要给齐秀花500瑞士法郎(相当于人民币2500元)不可。

这让齐秀花再一次认识到自己作品的价值。

她已有100多幅作品被中央美院留作民间美术系的教材,她本人也无数次被请去,站在大学的讲台上。1997年香港回归,又逢牛年,200多天里,她剪出1997头形态各异的牛,栩栩如生,身为山东省潍坊市政协委员的齐秀花把它捐给了全国政协。因为一幅“金牛奋蹄”,齐秀花的剪纸上了1997年丁丑生肖邮票。

当人们还在讨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密剪纸该何去何从时,齐秀花已经凭借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曾几何时,“见什么剪什么”的齐秀花得躲着丈夫,偷偷地在厨房“过过瘾”,而今,丈夫已成为她的专职“经纪人”。在丈夫的经营下,齐秀花的业务很忙,她给自己规定每周工作6天,休息1天,一天大概工作10—12个小时。这样,一年下来,她就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剪出二三百个新样子,一张新样子卖二三百元。

记者问她:“活这么多,都能接下来吗?”“接不过来,那只有放弃。”

“就没想过要找些弟子?”

“不想。”

“那以后您老了怎么办?”

“教我儿媳妇呀!我有两个儿子呢,都在上大学,一定能找到个聪明的媳妇,是女孩就喜欢剪纸,一定行。”

齐秀花相信,有这么大的市场,找继承人绝对没有问题。

“让北京来的专家惊叹”

曾在市委工作的曹兆爱,两年前退休,现在最大的爱好是书法和剪纸。在高密认识她的人很多,知道她会剪纸的人却不多。4月份将举办的高密民间艺术节报名表上,赫然有她的名字,而且参展作品“让北京来的专家惊叹”。曹兆爱告诉记者:“我觉得自己剪得不好,可市里宣传部的万部长亲自打电话来,说参加艺术节也算是为我们高密民间剪纸艺术的推广尽一份力,我就参加了。”

其实学剪纸,曹兆爱也是祖传。她娘家的祖上曾是刘墉家族祖坟的守墓人。每年烧给刘家祖先的各类纸制冥品,都出自曹家之手。刘家是当地的大户,气度自然不同寻常,每件冥品都要贴上精美的金箔剪纸,其风格和技艺与民间的截然不同。曹兆爱家里,她母亲留下的“花样子”,有一对仙鹤的图案,竟然和当地出土的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不谋而合。这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历史文化符号在剪纸艺术中的体现。师从母亲的曹兆爱的作品也被北京专家称为“雅”。

曹兆爱的剪纸从来不卖,“送也要送有缘人”,相处很好的邻居因为不好好珍惜她的作品,曹兆爱硬起心肠做了个“小气鬼”。可是在一次交流展示会上,遇见几个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就因为曹兆爱相信他们是“懂得欣赏的人”,她竟倾其所有,把多年积累悉数赠给了陌生人。

挽救古老的“花样子”

在高密传统的农村,会剪纸的民间艺人村村都有,她们的花样子常常用烟火熏在土纸上到处流传,成为远近乡村剪花的样子。张家生了个小子,给孩子的姥姥家送喜信,要蒸饽,饽上要贴喜花;盖房子是一喜,顶棚贴上圆形的剪纸,有的是两只对头的蝙蝠,有的是鸡,取了福和吉的好彩头;到了春节,更是巧妇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人物、花鸟、动物,样样俱全,墙、窗、门楣、衣柜,到处都有剪纸。

现在剪纸的人很多,这门艺术不可能失传的——很多人对此很乐观。

但专家们对此却颇为担心,民间剪纸实际上是由一个个符号(民间称“花样子”)组成的,这是剪纸艺术的精华和灵魂所在,这些“花样子”是中国妇女千百年来形成和总结的艺术精髓。它造型优美、寓意深刻,可惜这种“花样子”正在慢慢失传。剪纸老艺人们就像“活文物”,应该备受爱护,但是“人亡艺绝”的现实,始终无法逃避。

据了解,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第一批6位剪纸艺术大师,目前已有4位相继辞世(健在的高金爱已是80高龄,目前尚无传承人)。在高密,采访这么多剪纸艺人,也只在曹兆爱家寻到了古老“花样子”的影子。(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