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梅德韦杰夫身上有浓郁的书卷气息。他说话轻柔,举止得体,着装有品位。正如一位俄罗斯政治观察家所言:“他以学者风度征服了民众的心。”
“快回来吧,梅德韦杰夫老师”
在圣彼得堡大学,至今仍流传着一个故事。1999年,梅德韦杰夫被普京调到克里姆林宫后,法学院门口的告示牌上出现了一张动情的宣传条幅:“法律系的一位老师失踪了。他的特征是年轻、聪明、英俊。快快回来吧!我们都爱你!”
在学校里,梅德韦杰夫教的是罗马法。这是他最喜欢的专业。“唯有真正的学者,才能将这门枯燥的功课讲得那么出彩。”师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在法律研究领域,罗马法被很多人视为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但梅德韦杰夫做到了“一览众山小”。此外,在同事当中,梅德韦杰夫的论文写得最多,英语也最好。他的一位导师说,他就是个“书呆子”,一面对书本,脸就绷得紧紧的,“这点和普京像极了”。
圣彼得堡大学有抽查年轻教师授课水平的传统。校方的监课人员发现,在梅德韦杰夫讲课时,偶尔有学生随意交谈,或是干“私活”,可梅德韦杰夫从不发火,也不会抬高嗓门。但在考试时,他绝不会姑息作弊或平日偷懒的学生。
梅德韦杰夫的小学老师斯米尔诺娃说,他这种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是从小养成的。小时候的梅德韦杰夫,几乎就是一部“十万个为什么”,经常提出一大堆让老师都伤脑筋的问题。有一次,他忽然问道,传奇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排水量究竟有多大?孩子求知的眼神深深感染了斯米尔诺娃。她为了能给这个孩子一个正确的答案,还专门跑到图书馆查资料。
智商高,情商更高
自从梅德韦杰夫成为“准总统”后,他的老家圣彼得堡就成了记者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几乎每个记者在一番寻访后,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此人智商高,情商更高。身为高官,直到现在,他仍然和旧日的老师和同学,保持着朴素、真挚的情感。
伊琳娜老师是最了解梅德韦杰夫的人之一。“季玛家的经济状况不太优裕,但他比同龄人成熟早,是个目标极其明确的孩子。他为了改变现状而努力学习,行为很像一个大人。”2001年,已在莫斯科身居要职的梅德韦杰夫,和自己当年的伙伴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聚会时间,他没有忘记给伊琳娜老师送鲜花。“我当时非常诧异,他还像当年那样,性格一点都没变。他甚至因为自己位高权重,在大家面前有些不好意思!”伊琳娜回忆起这件事,甚是感动。
薇拉老师是梅德韦杰夫的启蒙老师。“我们经常在莫斯科见面。我用手机给他打电话,心想只要能聊几句就行。但没想到他竟然当时就提议:‘老师,我们见一面吧。’然后,他和我在莫斯科一家很普通的饭店里吃了顿饭。那时,他已经是总统办公厅主任了!”薇拉还说,得知她酷爱摄影,梅德韦杰夫就送了她一部相机。梅德韦杰夫把她请到自己在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里,满足了老师在克里姆林宫给得意门生拍照的心愿。薇拉骄傲地说:“在俄罗斯政治家中,只有两个人会邀请启蒙老师到家里做客——一个是梅德韦杰夫,另一个就是普京总统。”
同班同学马卡罗夫更佩服梅德韦杰夫的人品:“季玛重感情,但工作中从不掺杂个人因素。有一次,一位老同学找到在俄天然气工业公司任要职的另一名同学丘伊琴科,希望通过他联系上梅德韦杰夫。丘伊琴科断然拒绝了老同学的请求:‘老兄,我太了解梅德韦杰夫了,求他办事,想都别想’。”
“摇滚迷”和“网虫”
生活中的梅德韦杰夫,是个体育爱好者。不过,比起普京在柔道方面的专业水准,他只能算个业余选手。上中学时,他曾是学校划艇队的队员;上大学期间,他一度玩起了举重,但后来,随着教练移民美国,他的“举重事业”也就不了了之;离开大学后,他又喜欢上了游泳;到莫斯科后,则迷上了瑜伽……
梅德韦杰夫五音不全,但偏偏喜欢摇滚乐,自称是“黑色安息日”、“齐柏林飞艇”和“深紫”乐队的“粉丝”。读博士时,清贫的梅德韦杰夫攒了很久的钱,买了自己的第一台录音机。“不过,我可不能开口唱歌,大概我是被熊踩到了耳朵,所以完全没有音准。”梅德韦杰夫笑着说,他11岁的儿子伊利亚竟然也和他一样,小小年纪就喜欢上了甲壳虫乐队。
梅德韦杰夫还是个电脑迷,经常上网“闲逛”,浏览各种网页。在儿子伊利亚3岁时,梅德韦杰夫就教他用电脑,父子俩一同成了电脑游戏的爱好者。此外,他还把对网络的“痴迷”,带到了工作中。2007年2月2日,他曾做客中国的人民网“强国论坛”,吸引了14万名网友。(来源:《环球人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