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侠,今天的奢侈品,明天的必需品
[ 2008-01-22 16:25 ]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秋天,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先后在北京、上海举行。原本只在摩纳哥等“奢侈国家”举办的这一展会抢滩中国市场,再次证明奢侈品消费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英国《金融时报》最新报道称,预计到2015年前后,中国市场上奢侈品销量将占到全球总销量的29%左右,成为和日本同等重要的世界最大奢侈品市场。

可是,作为奢侈品消费大国的中国,近年来却将市场拱手让给众多国外品牌,这中间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我们又该如何发展自己的奢侈品产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主任朱明侠道出了她的观点。

传统文化下的“炫富观”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克莱尔·肯特曾表示,人均收入达到2500美元之后,奢侈品消费将急剧上升。他的这一说法,在中国得到了最佳印证。近十余年间,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一大批人在极短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中国奢侈品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

《环球人物》:我国奢侈品的主流消费者都有哪些特征?

朱明侠:这个群体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透支”奢侈者,多为月薪数千元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费一整月工资甚至不惜透支来购买一件奢侈品。而另一部分消费人群就是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私有企业家,他们对奢侈品的购买能力与欲望更强。

2006年,“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在上海举行时,7000余名中国富豪在3天内风卷残云般买走的展品,价值总计超过了2亿元人民币。在这些买家中,绝大多数都是被称作“悍马团”的山西煤炭老板、温州私募基金及地下钱庄的庄家、珠三角制造业大亨以及京津江浙的房地产新贵。

《环球人物》:这样看来,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意识是近十多年才逐渐形成的?

朱明侠:并非如此。奢侈品自身具备两个功能:其一,使用功能;其二,社会功能。前者对所有人来说并无差异,可后者的具体内容,则是由每个国家的深层文化因素影响的。比如,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意识自古就与儒家思想相关。

孔子说“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儒家对于官场排场与礼仪的讲究由此可见一斑。在他们看来,虽不提倡过分的奢华、浪费,但必要的、合理的排场却是个人身份与社会地位不可或缺的象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奢侈品自然也被许多中国人看作是一种身份、财富的象征。“面子”,也就因此在中国人的消费行为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于是,一旦自身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他们必然会将奢侈品的消费行为视为构建自己社会地位的重要“法宝”。

《环球人物》:这是否有“炫富”的嫌疑?

朱明侠:确实。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奢侈品更多地是一种个人化的东西,他们讲求贵族气质或与众不同,但这种观念目前在中国不太适用。因为中国消费者更喜欢购买商标显眼、并被广泛认可的高知名度奢侈品。

曾有媒体报道,一对中国夫妇去欧洲旅游,经业内人士指点,来到Bottega Veneta(BV)的意大利总部旗舰店,看中一款造型设计都很精致的手袋,而且价格只是国内售价的一半,极为划算。但最终他们还是放弃了,转而购买LV,因为“BV虽然比LV更顶级,但买回去,别人都不认识,还是LV值”。这就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消费文化。

出于“炫富”心理,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更多是一种为了表达自己的身份、地位而进行的冲动性消费。相比之下,西方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则更显成熟,他们大多以家庭为单位,购买一件奢侈品更多地是为了传给下一代或者同家人共同享受,比如豪华旅游,他们的消费对经济所做的贡献更大一些。

中国奢侈品崛起的关键

穿普拉达的裘皮大衣,喷香奈儿的香水,喝尊尼获加的威士忌,开劳斯莱斯……说到奢侈,这也许是国人头脑中最直接的映射画面。在这一派珠光宝气的消费图景之中,中国品牌的身影却黯然缺席。一面是中国庞大的奢侈品消费欲求,一面是中国本土奢侈品生产的滞后,这迫使人们从奢侈品市场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开始反思。

《环球人物》: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可是为什么那些奢侈品中鲜见中国品牌的影子?

朱明侠: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外企业站在不同的竞争起点上。

中国走上市场经济体制不过20余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仍未突破生产领域,比如技术装备缺乏创新、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低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占据了企业管理者的精力。相比之下,国外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的矛盾基本解决后,企业发展的重心转变为对市场的占有程度。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外企不断将自身拥有的技术、设备、管理,以及灵活的机制、雄厚的资金等优势输入中国,同中国国内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结合,从最初的单纯产品输出到稍后的资本输出,再到强劲的品牌输出浪潮。于是陡然之间,无数的外国品牌一下挤入中国人的眼帘,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形成了“洋品牌就是高品质”的意识。

基于此,又引发了另一个使中国企业在奢侈品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因素:缺乏打造品牌的意识。事实上,奢侈品就是商品领域的贵族,靠的主要是品牌魅力。要想成功打造一个享誉世界的品牌,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用几代人的心血浇灌而成。

《环球人物》:若论“奢侈”的传统,中国的茶叶、玉器、丝绸曾经是历史上“最早的奢侈品”,而且一度享誉世界,可现在的中国产品为什么反而失去了历史的辉煌?

朱明侠:说到底,当今国际市场已经是一个“品牌的世界”。以茶叶为例,中国有900多个茶叶生产县,名茶众多,但说得出牌子的却屈指可数。同样一流的闽东绿茶因为缺少品牌,一斤只卖几十元,而浙江“龙井”却可卖到每斤2000至3000元的价格,为什么?就是因为龙井更有“知名度”。而龙井毕竟也只是一个茶的分类,不是品牌。若再细分下去,到底是“狮”牌龙井更好,还是“六和塔”牌龙井更强,抑或“大佛龙井”更胜一筹?这就是一个问题。一个好的产品没有品牌,就好比一个人没有名字,即便你长得再漂亮,也没有人叫得出你。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逐渐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在2006年摩纳哥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上,中国的茶品牌“论道·竹叶青”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品牌亮相,成为摩纳哥国际顶级私人物品展有史以来第一个中国品牌。

摩纳哥的阿尔贝亲王在观看了茶艺表演并品尝了“论道·竹叶青”之后,对这一极品茶叶赞不绝口,不但将代表团赠送的“论道”视若珍宝,更在次日回赠所有竹叶青代表团成员以亲笔邀请函,邀请他们参加亲王的王宫酒会。而“论道·竹叶青”吸引的,还有大量的欧洲富豪。国外顶级富豪的追捧,让“论道”在这次展览上的最高售价创下半斤3000欧元(3万人民币)的天价。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茶叶勇闯奢侈品市场的一大亮点!

《环球人物》:在您看来,中国若想在国际奢侈品市场上崭露头角,从哪些领域入手更为实际呢?

朱明侠:应该重点考虑那些与中国文化相关联的传统产品、老字号,比如茶叶、白酒、丝绸、玉器等等。

奢侈品分两种,一种是传统型,因为原料的稀少、昂贵而奢侈;另一种,则是因为它自身所蕴含的高额附加值而被人视为身份的象征。前者当今已经越来越少,而后者逐渐成为奢侈品行业的新宠。要想让自己的品牌在世界奢侈品行列崭露头角,首先需要正视的就是自己国内的消费者。这个时候,文化的认同感、接近性便会产生作用。比如,“人头马”XO在中国卖得很贵也卖得很好,但顶级的白酒也许更合中国人的胃口,因此我们国家的顶级白酒品牌仍大有可为。

奢侈品并非“奢侈”

在全世界奢侈品市场竞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当然不希望这个市场被别人占领,可是这与我们所提倡的“建设节约型社会”,并对奢侈品的消费税做出的相应调整,是不是很矛盾?

《环球人物》:有人提出应该抵制奢侈品消费浪潮,您怎么看?

朱明侠:奢侈品市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明确提出,人在满足了吃、喝、住等必要的生理需求后,内心必然产生更进一步的渴望,比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有一部分人迈过了生理需求的层次,产生了进一步消费的需求,相对数量虽然不多,却是奢侈品市场萌芽并继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可靠保障。如果抑制他们的消费,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把钱拿到国外去消费。相反,正确地鼓励和引导他们的消费,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借此机会扩大再生产,同时增加就业数量、增加更多人的收入,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环球人物》:一旦这种奢侈品消费的“刺激作用”被放大,会不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朱明侠:确实存在这样的可能,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事实上,我们现在一再强调,中国是奢侈品的消费大国,但眼光放长远一点,有消费就意味着总有一天我们也会生产出自己的品牌。比如蒙牛推出的顶级牛奶品牌“特仑苏”,就是一种尝试。企业一旦看到这个市场利润的存在,就会开动起来的。而这带动的就不仅是一个两个企业,而是许多产业链条的升级。

曾经,汽车就是所有人眼中毋庸置疑的奢侈品,可是到了今天,它更多地成为城市人口的代步工具,只有那些顶级的汽车品牌才能被列入奢侈品的行列。这样一个发展势头是无法阻挡的,所以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今天的奢侈品就是明天的必需品。(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