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第一原则
在众多国际组织中任职,张月姣最看重的是平等。“法律跟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制度、经济体制都是密切联系的,不能简单地移植。你不能说你的法律就优于我的法律,强加于别人。大家都是平等的,要入乡随俗,知己知彼。”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的6年里,她从亚行的助理法律总顾问一直做到欧洲局局长,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也为她赢得亚洲各国的信赖。2005年1月,年满60的张月姣从亚行圆满退休,回到北京。
原以为就此能安静休养,不料退休在家不到一周,张月姣便接到一个电话:中国加入了西非开发银行,需要一名中国董事,希望她代表中国再次“披挂上阵”。那颗被使命感所驱动的心,再次“不安分”起来。于是,张月姣成为西非开发银行中唯一的“黄皮肤”,而且人们都知道,这位来自中国的Madam张不需要翻译。
为了让其他国家感到中国参与西非开发的诚意,张月姣到西非开发银行之后,每次开会都会认真地看文件提建议。非洲的交通系统在世界上可以说是最差的,于是,她就对其他的非洲董事说,“我们中国有句俗语,叫‘要想富,先修路’。非洲应该多发展公路体系,同时解决关卡过多、手续繁琐的问题。”
有一次,董事会审议非洲小国马里的一个供水项目时,一些董事认为这个项目经济效益太差,贷款回收可能困难。但张月姣却忍不住说:“在非洲,水比石油还重要。饮用水涉及到非洲国家的经济安全,必须要保证提供洁净的饮用水。如果担心水资源会被浪费,可以通过让水价与使用量挂钩的办法来解决。”
会后,一位董事走过来,情不自禁地对张月姣说:“Madam张,你就好像在我们非洲住过几年一样,实在太了解我们的情况了!”这位董事不知道的是,张月姣每次来非洲开董事会之前,都会到当地的市场去看一看,和当地人交谈,她亲眼目睹了那些买不起洁净水的非洲穷人,如何喝下污秽的自来水。
与此同时,张月姣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西非开发银行几百亿美元的国际招标项目中,很少有中国企业的身影。于是,每次开完董事会后,张月姣都会把即将招标的项目统计下来,及时地告诉合适的中国企业,建议更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失败?再来一次
今年参加WTO常设上诉机构成员的角逐,对张月姣来说,已经是第二次了。
去年,WTO在全球寻找这一职位的合适人选时,中国政府推荐了两个候选人,其中之一就是张月姣。张月姣几十年来的专业就是研究国际贸易法,有着丰富的国际组织任职经验,“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去年4月,张月姣参加了WTO上诉机构甄选委员会举行的第一次考试。面对考官的提问,张月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在场所有的考官都对她的表现十分满意,有一位考官甚至开玩笑地问她:还有什么是你不知道的吗?然而,那一次当选的并非张月姣,而是南非的大卫·乌特霍特,张月姣与WTO擦肩而过。
可她是个执着的人。对于自信能做好的事,张月姣不会轻易放弃。她细看在任上诉机构成员的简历后发现,2007年年底将有人卸任,于是再次申请。
每天早上5点,张月姣起床,把WTO所有的案例条款、上诉机构的要求以及最近的专著,反复阅读。为了掌握WTO上诉机构的最新动态,张月姣每天都上网跟踪上诉机构正在处理的案件及其进展,“比当年准备博士论文还难”。
这样的“苦修”连续坚持了19个月。今年11月初,WTO上诉机构甄选委员会的第二次考试如期举行。可就在即将登机飞往日内瓦之前,她却忽然病倒,脸色煞白。医院从头到脚给她仔细检查,却没查出什么毛病,医生叮嘱了一句:你是太累了,要多注意休息!
张月姣还是准时参加了考试。这一次,她顺利通过,“因为,我准备的比他们问的还要多得多。”世贸组织在其官方网站上表示,常设上诉机构的成员必须被确认为权威人士,通晓法律、国际贸易以及各国广泛认定的其他事务,“他们也被要求不得参与任何政府,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的广泛代表”。张月姣很珍惜这个机会,“这是我的第一次,也是中国人的第一次,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当初与她一道出国的同学,如今都步入“耳顺”之年。张月姣也上有老父,下有孙子、外孙。作为女人,她很庆幸有家人的支持,让她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她也很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女人要奋发成才,但不能在家里不会做菜。”只要在家,她就会下厨,工作之余爱爬山、会跳舞。从不放弃的追求,让张月姣拥有了更加丰富的人生,和着这个时代的脚步。
背景资料
WTO常设上诉机构1995年成立,由七名成员组成,常设办公室在瑞士日内瓦。
WTO成员如果认为另一个成员的政策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就可以要求WTO做出裁决。这些申诉将由一个由诸多专家组成的争端解决专家小组进行审议,并将审议的结果上交到常设上诉机构。常设上诉机构有权支持、修改或推翻该小组的裁决。常设上诉机构的报告一旦为争端解决机构所采纳,争端各方必须接受。
WTO常设上诉机构七人小组拥有对动辄数十亿美元贸易纠纷的裁决权。随着经济全球化中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多,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来源:《环球人物》 编辑: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