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末代掌门
[ 2008-01-01 17:0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1月25日,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发言人宣布,前苏联克格勃最后一任主席弗拉基米尔·克留奇科夫23日在莫斯科病逝,终年83岁。

克留奇科夫生前备受争议。他曾于1991年夏发起并领导了震惊世界的“8·19”事件,有人把他看作前苏联统一的“捍卫者”,认为他直到最后一刻仍努力试图保全苏联;但也有人把他视为苏联的“掘墓人”,认为“8·19”事件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而俄联邦安全局则高度评价了克留奇科夫对苏联情报事业做出的贡献,称赞他是俄罗斯所有情报人员学习的榜样,“在克留奇科夫的领导下,苏联实施了很多复杂的侦察与反侦察行动。他对保障国家安全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为普京出主意

自今年初以来,克留奇科夫的身体一直不太好,要忍受剧烈的脊椎疼痛,血管也常出问题,还总是面临心肌梗死的危险。10月23日,病情急剧恶化后,克留奇科夫被紧急送进莫斯科中央临床医院,院方为他安排了最好的病房,派出最好的医生集体会诊。

知情者说,克留奇科夫能够得到如此的待遇,与他和普京的关系密不可分。

克留奇科夫曾多次获得总统普京的邀请,前往克里姆林宫做客。他对普京一直是赞赏有加。一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克留奇科夫直截了当地说,“感谢上帝,在叶利钦之后,俄罗斯出现了一个正常的权力拥有者。普京热爱运动,生活方式健康,思维敏锐,关心老百姓的疾苦。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正在全面恢复。”

其实,普京曾是克留奇科夫的老部下。

克留奇科夫与普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当时普京是常驻该地的普通谍报人员,克留奇科夫前往那里视察工作。“那时仅仅是打个照面,我真正知道普京这个人是在1991年。当时圣彼得堡市市长索布恰克打电话给我,请求我准许普京离开克格勃,他是想把普京弄到自己身边。但我和普京一直没有私人接触,直到他当上联邦安全局局长后,我生日那天他曾给我送过贺信、鲜花。”普京2000年出任俄总统时,邀请克留奇科夫出席就职典礼。克留奇科夫有时候还会充当普京的“军师”,为他提供一些建议。

据说,普京之所以十分尊重克留奇科夫,除了因为克留奇科夫是他的“老领导”之外,还因为克留奇科夫出众的工作能力。克留奇科夫曾多次获得列宁勋章、“十月革命”勋章、红旗勋章等嘉奖。在11月29日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为克留奇科夫送行的包括俄政府第一副总理伊万诺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帕鲁舍夫、俄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弗拉德科夫、杜马副主席日里诺夫斯基等人。虽然苏联解体了,但克留奇科夫的一生得到了后来人的认可。

不情愿的“特工头子”

按照俄联邦安全局官方网站上的介绍,克留奇科夫1924年出生于察里津(后改名斯大林格勒、今称伏尔加格勒)。17岁的时候,克留奇科夫在一个军工厂当装配工。之后,他开始从事共青团工作,并于1946年被选为伏尔加格勒区的团委第二书记。一年后,23岁的他被任命为地区检察院检察长。

1954年,克留奇科夫被派往苏联驻匈牙利大使馆任三等秘书。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机遇。由于工作出色,克留奇科夫深得其顶头上司安德罗波夫的赏识。

1967年,安德罗波夫就任克格勃主席后,克留奇科夫也随之进入了克格勃,担任安德罗波夫的助手。克留奇科夫20多年的特工生涯从此开始。靠着安德罗波夫的信任和提拔,克留奇科夫在克格勃内平步青云,历任克格勃秘密处主任、管理局副局长和局长、第一总局局长、克格勃副主席等职,军衔晋升为上将。1988年,他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任命为克格勃主席。

克留奇科夫后来承认,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会是最后一任克格勃首脑”。但事实上,他本不想成为这个庞大间谍机构的领导者。有记者曾经问他,“是否想象过再次成为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说:“我不可能有这样的想法,一生经历一次就够了。况且,我第一次就不想当。”

克留奇科夫回忆道:“当最高苏维埃通过提名时,我就说,这个组织有自己的特点和力量,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而我不属于那种‘志愿者’。”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这个职务,因为“最高苏维埃怎么决定,我就怎么做……”

在克格勃工作期间,克留奇科夫经历了中苏珍宝岛事件。

在回忆录《个人档案》中,他写道:“珍宝岛军事事件在一个不太大的地段上突然爆发,但它的意义不能用地理概念来确定。它代表着中国领导人解决领土问题的原则和态度:无论如何也得让世人看到,中国是一个有尊严的独立强国,只根据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对于苏方,珍宝岛事件是出乎意料的。在一些边防军人牺牲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寻求摆脱困境的出路。安德罗波夫在一个小范围的会议上确定了如下对策:第一,用纯边境问题的框子局限它,达到限制冲突的目的;第二,只用边防军调解发生的冲突。安德罗波夫始终坚持应同中国谈判,建议不要操之过急。无论是勃列日涅夫还是安德罗波夫,心里都很明白: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胜利是暂时的,以后不得不用相当长的时间来‘疗伤’。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完全证明上述观点是正确的。珍宝岛事件过了若干年后,苏中关系逐渐正常化。”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