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借小词感悟人生
[ 2008-01-01 17:00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叶嘉莹,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著有《迦陵论词丛稿》、《清词名家论集》、《迦陵文集》等。

叶嘉莹先生是在主持人的搀扶下走上“全球通名家讲谈”讲台的。83岁高龄的她在踏上讲台的刹那,脸上散发出光彩,一如她每每将自己沉浸到诗词的天地,便会忘记周遭的一切。

教了63年的书,叶嘉莹被尊称为“先生”。先生挺直了腰板站在讲台前,她说自当老师那天,从来不曾坐着讲课,这一次也不会例外。台下坐得满满的观众,从20多岁的年轻人到60多岁的老人家,也全都一副甘当学子的心态,竖起了耳朵。

讲台一侧的展板上分明写着:“全球通名家讲谈”主题“小词中的儒家哲学”。“为什么在词前要加一个‘小’字呢?原因有二:其一,词的篇幅短小;其二,它兴起于隋唐市井之间,更多的是为了让歌女们在宴会上配乐演唱而创作的,因此不少文人认为它比较通俗、不够典雅,借这个‘小’字表达对词的轻视之心。”

儒家讲究的是文以载道,小词写的却是美女与爱情,这二者之间怎会存在关联?叶先生仿佛看穿了大家的心思,微笑着卖了个关子:“接下来,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艳词不艳

所谓的“奇妙事情”,用一句话概括,便是那些“艳歌小词之中,居然表现了很丰富的儒学修养”。

在晚唐五代,小词只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写的是美女与爱情,作者也没有刻意表现儒学修养的意思。不过,仔细看过五代词集《花间集》便能发现,几乎所有小词的作者都是男性。“从中国的传统来说,只要是读书人,所写文章就必须是‘道’,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对于老百姓而言,若想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通过科举得到社会地位的认同,这条路若行不通,便可能带着不得志的郁闷心情去隐居,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穷通仕隐’。”

叶先生认为,那些为“流行歌曲”填词的文士因为受过儒家教育,作品中也就不自觉地透露出儒学修养。苏东坡的《定风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年,苏东坡因‘做诗讽刺朝廷’被贬乌台,九死一生被放出来后,许多朋友给他写信表示同情和安慰,却被他断然拒绝。他说我们读过儒家的书,‘道理贯心肝、忠爱填肺腑’,有了自己的理想和操守,‘只须谈笑死生之间’。”

“《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外面狂风暴雨,仿佛要把整个树林都穿透了,很多人光听到这风声雨声就先趴下了。但其父苏洵说‘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即便在狂风暴雨中,该走的路还是要继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到走过风雨,回看来时的凄凉路,终于发觉,人生之中,风雨阴晴都是外在的,只要找到了自己,其他皆不足论!这就是苏东坡的词所表现出来的儒家修养!”

说到这里,叶先生吟诵起自己的一首小诗:“连日沉阴俞不开,天涯不落知堪远,我生久贯凄凉路,一任茫茫海雾来。”在加拿大定居的日子,每到秋天,望着连日的阴霾,又回想起自己十三岁时父亲离家、母亲去世,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弟弟艰难度日,以及定居台湾后锒铛入狱的坎坷经历,只觉得一路走来,这点阴雨,“谁怕”!

词声词语

听叶先生念词是一种享受,一种独特的体验。一首众人烂熟于心的词在先生独特口音的诵读下会变得格外有韵味。“大家听到我念词可能会觉得有口音,很奇怪。刚才我在后面休息的时候还有朋友说,你说话的时候还是很标准的普通话,怎么一念词我就弄不清你是哪里人了呢?其实,这是读词的口音,不属于任何一个地区。”

对于几岁起便接受古文教育的叶嘉莹来说,声调的美是韵文美感特质很重要的构成,比如入声,就会被她处理成短暂的仄声。这一番解释让台下刚刚还听得一头雾水的听众恍然大悟。

小词中的意蕴,在徐徐吟唱中逐渐明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道,人生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晏殊的《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柳永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是要树立目标,有一个总体认识。既知长路漫漫,便得下定决心,将这条长路走下去。第二步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直至憔悴消瘦,连衣服都变得宽大,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心中的梦想啊!第三种境界是经过不断地磨练,多次的失败,某一时刻忽然灵犀一点、参透真谛。在旁人看来,多少人羡慕“蓦然回首”的偶然而幸运,但其背后的用功之勤、平日的积累之深,又岂是常人所能坚持,所能想象的呢?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