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未必“亲中”
[ 2008-01-01 15:4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澳大利亚新总理陆克文是第一位能讲流利中文的西方领导人。他的英文名字叫凯文·拉德,1976年考上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始攻读中文专业。他不仅研读中国历史、亚洲政治,还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陆克文”。

大学毕业后,陆克文进入澳大利亚外交部工作,先后被派驻到斯德哥尔摩和北京。眼下,他的大儿子正在复旦大学学习,最小的儿子也在学中文,女儿则嫁给了一名澳籍华人。

中国媒体大量报道“中国通”陆克文当选,隐含的信息可能就是:期待这位“中国通”能利用他对中国的了解,重视及推进中澳两国关系,加强两国的交往与合作。中国人的这种期待可以理解,这同我们的文化特征有关。

历史上,中国就是以一种文化认同的方式形成的,不同民族以交往甚至战争的方式融合,最终形成具有统一文化的中华民族。中国人并不太看重民族、肤色这些因素。只要你会说汉语,就觉得你是“自己人”,有亲近感。但实际上“中国通”并不一定意味着“亲中国”,二者之间并不具有充分的因果关系。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其一,陆克文成为“中国通”,是个人选择,是其后天学习和个人喜好的结果。从陆克文个人来说,中国文化只是他的“选修课”,他的主体文化仍是澳大利亚文化,他仍然是澳大利亚公民。作为国家总理,他更是澳大利亚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对中国文化的喜好不会影响他的这一身份职能。

其二,“中国通”并不意味着认同中国。一些熟悉中国文化的人反而可能对中国持强烈的批评态度,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更有一些人,是以“知己知彼”、“料敌制胜”的态度学习中国文化的。当年侵华日军中,就有不少“中国通”。而另一方面,文化也是一种具有浸润性的力量,“中国通”对中国产生好感和比较理性的认识,也是正常之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国通”指的是一种知性,一种对中国了解的程度;“亲中”指的是一种感性,一种对中国的认同程度。知性和感性之间有关联,但不能画等号。对陆克文,期待他对中国有强烈的感情认同是不现实的,但人们可以期待他对中国有较为理性和客观的认知。

陆克文执政之后,对中澳关系,似要有三个基本面的认识:

第一,近20年来,中澳经济关系的发展相当快。两国在经济上有明显互补性,双边贸易增长迅速。中国从澳进口的货物以铁矿砂、氧化铝和羊毛等产品为主,中国对澳出口则以机电、高新技术、服装、纺织品等产品为主。目前,中国为澳大利亚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澳大利亚则是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因此,在澳大利亚,无论谁执政,都不可能无端切断两国间的经济联系。

第二,从文化属性上说,澳大利亚属西方文化圈,和中国存在较大文化差异。无论从传统的外交政策还是从地缘政治取向来看,澳大利亚都是“亲西方”的。二战后,澳大利亚更以与美国的盟国关系为其外交基轴。这种外交传统根深蒂固,不会因总理的更迭而改变。近年来,美国为平衡和制约中国的发展,在南太平洋十分倚重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对此是配合和欢迎的,因为这可以增加其在国际政治中的份量。

第三,中澳两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点。两国经济的互补,产生了相当大的“利益共生性”,而中华文化又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因素也影响了澳大利亚对外政策的“弹性”——并不会事事听命于美国,而是在其特有的国际政治“弹性空间”内,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而,不管谁当选,都会以发展眼光,用扩大共同利益的办法,来推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来源:《环球人物》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