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老祖母,一辈子在颠覆
[ 2007-11-16 16:31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即使是对瑞典文学院的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有再多腹诽的人,听到今年获奖者的姓名后都只能心悦诚服。因为她在当代西方文学史上如此重要,以至于任何涉及英国文学、女性主义以及自传体的话题都无法绕开她,她就是被誉为“女性小说鼻祖”的多丽丝·莱辛。

在10月11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之前,许多人对多丽丝·莱辛这个名字几乎一无所知。这并非由于莱辛的知名度不高,而是因为她成名太早。早在58年前,她就发表了处女作《青草在唱歌》,一举成名,而她的巅峰之作《金色笔记》也发表于45年前。

在非洲游荡

莱辛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生在伊朗,长在非洲,13岁辍学;等她回到英国时,祖国更像一个异邦。在不同国度飘零,在文学的不同领域游离,将近88岁的莱辛生命曲线让人眼花缭乱。

多丽丝·莱辛原名多丽丝·梅·泰勒,生于1919年的波斯(今伊朗)。她的父母都是英国人,父亲阿尔弗莱德·泰勒是波斯帝国银行的职员,母亲艾米丽曾经做过护士,还有一个弟弟哈利。父亲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去了一条腿,一家人在波斯的生活并不宽裕。

为了改善生活,泰勒夫妇听信当时英国政府号召,去英帝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垦荒创业。他们用毕生的积蓄在南部非洲的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买了上千英亩的耕地。5岁那年,多丽丝和她那仅有两岁半的弟弟便随着父母漂洋过海,奔向遥远的财富梦想。

但是现实冰冷残酷。泰勒夫妇对于种植一窍不通,面对广阔无垠、蔓草横生的农场手足无措,无论是起初种植玉蜀黍还是后来种植烟草都以失败告终。一家人陷入了困顿的窘境。多丽丝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凄风苦雨中度过的。蛮荒的农场将他们与外界隔绝开来,最近的相邻农场也要在几十里之外,而且没有公路相连。小多丽丝唯一的乐趣便是和弟弟哈利在无边的旷野中游荡。也许正是非洲大地壮阔的自然景观滋养了莱辛的心灵,使她在之后的写作生涯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广阔视野和博大胸襟,在文学创作上进入一个更高远的境界。

但是这一点点的快乐也很快被剥夺。母亲艾米丽·泰勒一心要把女儿培养成英国式的淑女,而不是一个在草丛里疯跑的野丫头。她强制多丽丝在家里遵行一套古板严苛的礼仪,并把多丽丝送到了保守的教会学校。多丽丝·莱辛在许多作品中都反复表现了童年生活的苦闷和压抑。面对被禁锢的童年,她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沉浸在幻想的国度里。

13岁那年,多丽丝被送到南罗德西亚首都索尔兹伯里的一所女子高中。头一次远离父母的多丽丝陷入严重的思乡情中。虽然母亲的管教令人窒息,可是她对那片荒芜的农场有着深沉的爱。没多久她就从女子高中辍学回家。然而与母亲的矛盾因此也变得更激烈,终于在15岁时离家出走。

逃离婚姻

15岁的多丽丝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给一家人做保姆,照顾婴儿。那家的主人给她看了许多政治和社会学方面的书籍,这也许就是多丽丝在此后一生中丰富激烈的政治生活的开端。与此同时萌芽的还有她的写作天赋。15岁正是梦想着爱情和浪漫的豆蔻年华,多丽丝身边不乏怀着各种心思的追求者,但她只顾埋头编织玫瑰色梦幻,并将它们写下来,其中的两篇还在南非的一家杂志上发表了。

多丽丝的第一次婚姻发生在19岁那年。当时在索尔兹伯里做电话接线员的多丽丝嫁给了弗兰克·威斯丹,很快生育了两个孩子。然而她却难以融入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很多年后她曾经写道:“整整一代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她们的生命就好像停止了一样……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她担心自己会变成这样的人。与此同时,随着视野的扩大,多丽丝对当时非洲种族隔离制度产生越来越强烈的反感。她极端的政治态度也令丈夫感到恐惧,两个人很快分手。

离婚后的多丽丝与当时的左翼团体走得越来越近,她加入了一个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左派读书俱乐部,德国共产主义者高特弗莱德·莱辛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不久,多丽丝就与莱辛结婚,她的名字也正式改为多丽丝·莱辛。莱辛夫妇育有一个儿子。

那时二战刚刚结束。其后的日子里,多丽丝·莱辛对身边那些所谓的共产主义者逐渐感到失望,婚姻也因越来越缺少共同语言而变得不再美好。

1949年,第二次离婚后的多丽丝踏上了前往英国的旅程,身边只有她的幼子和背囊中刚刚完成的手稿《青草在唱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