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虽说有些日本媒体给福田康夫头上戴的“知华”、“亲华”、“媚中”等帽子,肯定不是他对中国态度的全部,但却能说明,福田康夫与中国有着不寻常的关系。事实上,福田康夫与中国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日本前首相、他的父亲福田赳夫那里。
“汪伪顾问”曾经很尴尬
福田赳夫应该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
不过,这段历史提起来并不轻松,因为翻开福田赳夫的简历,能看到这样的介绍:“福田赳夫,1905年1月14日生,群马县群马町人。1941年随汪精卫伪政府‘经济顾问’石渡庄太郎到中国,主持汪伪‘储备券’的发行工作。1942年任汪伪政府‘经济顾问’。”
汪伪“储备券”的发行充斥着血腥。所谓的“储备券”,是指日伪成立“中央储备银行”,为与重庆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对抗而抛出的“中央储备银行储备券”。在这场货币战中,“储备券”发行之初,上海的银行、钱庄拒绝与“中央储备银行”往来,商店也拒收“储备券”。为强行推广“储备券”,包括福田赳夫在内的日本籍“经济顾问”,指示汪伪特工总部特务手持“储备券”前往各大商店购货,若遭拒收,即拔枪威胁,迫使商店接收。最令人发指的是,汪伪特务于1941年先后制造了两起骇人听闻的血案,将江苏省一家银行的11名职员集体枪杀,后又抓走中国银行的职工128人,并先后袭击中央银行在上海的两个驻地,造成14人死亡、1人受伤。因此,福田赳夫在中国的这段历史,是让他的家族蒙羞的往事。
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大使、堪称抗日英雄的八路军老战士符浩正式到任后,对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进行到任拜会。福田赳夫曾经学过8年汉语,熟读中国的经史子集。为显示对中国大使的亲切,福田赳夫用汉语请符浩喝茶,并且大谈他所读过的中国经典名著。当谈到他的从政资历时,福田说:“我早年曾在汪兆铭(汪精卫)南京政府担任过财政顾问。请问大使阁下当时做什么?”符浩微微一笑说:“那时我是八路军,正和日本侵略者作战。”福田一时语塞,忙呷了一口茶,以此掩饰顿生的几分尴尬。
日本战败之前,福田赳夫离开了中国,此后一直官运亨通,甚至连战败都没有阻止他的升迁——1945年任日本大藏省官房长官,直至1971年任佐藤内阁外务大臣。
不久,佐藤宣布下台,自民党内为争夺总裁宝座,展开了激烈争夺,实力人物三木武夫、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福田赳夫都跃跃欲试,“三角大福”之战拉开战幕。
此时,在台湾的蒋介石,比日本人还要关心日本的这场总裁争夺战,他急召蒋经国、台湾驻日“大使”彭孟缉等协商对策,欲全力支持福田赳夫执政。
福田赳夫与蒋介石渊源极深,是当时日本亲台派的密友。蒋介石亲自出马,与佐藤、岸信介兄弟联系,又命彭孟辑动员贺屋兴宣、滩尾弘吉、椎名悦三郎等日本右翼实力派人物,帮助福田赳夫全力以赴投入竞选。
但结果,福田赳夫失利,田中角荣胜选。蒋介石又赶紧派彭孟缉赶到福田赳夫家登门慰问。4年后,福田赳夫终于出任日本首相。但台湾当局怎么也没有想到,恰恰是福田赳夫,于1978年主持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