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者的密码人生
[ 2007-08-01 17:1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猫头鹰——侦察机,鲨鱼——驱逐舰;八字胡须——希特勒,大葫芦下巴——墨索里尼……”

这是曾经回荡在太平洋上空的纳瓦霍密码,伴着湿润的海风,传到远方。

编写这些密语的人如今已是耄耋之年。萨姆·比利森作为纳瓦霍密码员协会的主席,提起当年往事,仍历历在目。

黄昏后残阳如血的战场,嘀嗒作响的发报机,交织出了二战中一段被埋藏已久的传奇——

“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1941年12月8日,日军如鬼魅般地偷袭了珍珠港,美国被激怒,暴跳如雷地向日本宣战。于是,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大兵们,放下手中的酒杯和怀里的女人,拿起枪,奔赴太平洋战场。

交战初期,美国一直处于被动,因为他们的情报密码总能被精明的日本人破解。怎样才能既快速准确,又绝对保密地传递军情和命令?这成了最令美军高层头痛的问题。

1942年,几百名美国印第安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他们的土话,讲英语的美国人根本听不懂。有人突发奇想,如果用这种语言传递情报,日本人肯定无法破译。于是,美军利用他们的土著语言作为电报密码,并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密码员,人称“风语者”。

正是这套纳瓦霍密码,使美军在太平洋战役中逆转颓势,赢得了最终胜利。

纳瓦霍密码成为了美军的最高机密,这段奇迹般的往事也因其绝密性被雪藏。无论是战争影片的描述,还是战争史实的记叙都不见纳瓦霍人的踪影。他们成了真正的无名英雄。丘吉尔曾形象地称这些密码员是“下了金蛋却从不叫唤的鹅”。

带着玉米花粉的美军“酋长”

美国亚利桑那州与新墨西哥州交界处,蜿蜒纵横着一条巨大深邃的峡谷。纳瓦霍人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此已400多年。

20世纪初,印第安人是美国最穷苦的人,甚至会受到白人的迫害。然而,当美国被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600多名纳瓦霍青年应征入伍,而当时全世界也只有5万纳瓦霍人。

回忆过去,萨姆·比利森悲喜交加。面对这样一场白人的战争,纳瓦霍人义无反顾地选择作战,对国家的热爱超越了民族的冲突。“土地是我们的母亲,而保卫母亲是做人之本。”不同的种族、不同的肤色在共同的国家利益下产生了最强烈的共鸣,从排斥到接触,再到认同,最终共谱凯歌。

应征入伍的纳瓦霍青年,请来巫师为他们主持“赐福”仪式,把被视为神物的玉米花粉带在身边,当作护身符。

来到部队,纳瓦霍人游牧民族的精神马上显现了出来。当普通战士只能嚼到食之无味的压缩食品时,纳瓦霍人却用弹弓打猎,吃野味。当其他海军陆战队员在黑暗中面对寥无人迹的荒野退缩不前时,纳瓦霍人却擅长野外游击战,精于放夜哨。当其他士兵精疲力尽时,习惯了在荒野高原上行进的他们却依然马不停蹄……于是,白人士兵们把纳瓦霍人称作“酋长”。

“鸟语字典”大解密

多少年来,纳瓦霍人几乎与世隔绝,只有人类学家才能了解他们的语言。纳瓦霍语没有文字,是一种音调语言,靠元音高低起伏、语调强弱不同来表达内涵。对部落外的人来说,这无异于“鸟语”。当时全球通晓这一语言的非纳瓦霍族人不足30人,其中没有一个是日本人。

除了难解性之外,根据美国军方的实验,纳瓦霍语可以在20秒钟之内准确编码和解码3行以内的英语命令,而用机器做同样的事需要30分钟,具有高效性。这两种特质已经完全满足了密码的特殊需求。

于是,第一批29名纳瓦霍士兵于1942年5月组成了海军陆战队第383排,在加利福尼亚海滨的一个秘密基地编制密码。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密码构成公式,创建了有500个常用军事术语的词汇表,并编制了一本字典。这本“鸟语字典”不能随身携带,必须被牢牢记在脑子里。

纳瓦霍语密码设计完成之后,美军情报部队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密码专家花了3周时间力图破译一条由纳瓦霍语密码编写的信息,终告失败。

这套密码体系有两种密码编制方法:一是用一些不相干的纳瓦霍语单词连起来表示一个英文的词汇。比如,纳瓦霍语三个单词所对应的英文词分别为“ant”(蚂蚁)、“apple”(苹果)和“axe”(斧子),它们的首字母都是“A”,那么这三个纳瓦霍单词都可以表示英文字母A。依此类推,英文中的26个字母都可以用几个纳瓦霍语的单词表示。这样再组词造句,就易如反掌。

另一种方法是直接用一些纳瓦霍单词代表特定的事物。纳瓦霍语密码编写者们在自然界中寻求灵感。他们用鸟类命名战机:猫头鹰——侦察机,蜂鸟——战斗机,燕子——鱼雷机;用鱼来命名舰船:鲸鱼——战列舰,鲨鱼——驱逐舰;有关敌方的词汇以特征代替:日本人——斜眼,希特勒——八字胡须,墨索里尼——大葫芦下巴……

配备“私人保镖”

起初,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们非常不信任纳瓦霍密码员。一位上校曾挑衅地举行了一次人机破译密码对抗赛。结果,纳瓦霍密码员们的准确性和速度大大优于密码机。从此“人体密码机”全面取代了嘀答作响的机器。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到冲绳岛,他们参加了美军1942年到1945年之间的所有对日战斗。

纳瓦霍密码成了日军的心头病。当时日本人曾俘虏了一名未经密码训练的普通纳瓦霍士兵,逼他解释密码的含义。萨姆·比利森回忆说:“在冰天雪地里,日本人把这个被俘士兵的衣服剥光。他的脚和地面都冻在了一起。但那个可怜的俘虏确实翻译不出来。” 人们已深信这套密码是不可破译的。

凭着这样的绝对优势,纳瓦霍密码员赢得了信赖、尊重,甚至是敬仰。“当你开始传递情报并且一切正确无误时,他们就开始像对待国王那样对待你了。” 萨姆·比利森带着一丝得意的神情,“他们会说:‘酋长,让我帮你拿发报机,让我帮你拿枪。’”

作为情报人员,知道的越多意味着地位越高,然而,处境也就越危险。美军给每一位纳瓦霍密码译员都配备了个人警卫。这种看似高标准的“特殊待遇”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们免受伤害。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被日军俘获,“保镖”们会马上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电波永不消失

从瓜达尔卡纳尔岛、塔拉瓦岛到硫磺岛、塞班岛和冲绳岛战役,60多年前的太平洋诸岛见证了一场尸横遍地、血流成河的惨烈战争,也经历了一次没有硝烟、大象无形的情报争夺战。今天,当人们来到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时,很难再把它和战争联系在一起。

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瓦霍密码也渐渐失去了优势,但它走过的那段辉煌历程却不会被忘记。

2001年7月26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山举行隆重仪式,为沉默了半个多世纪的纳瓦霍密码员颁发美国政府最高勋章——国会金质奖章。白发苍苍的印第安老战士激动异常,因为他们已经被遗忘得太久了,以致于当年29名密码编制者中,25人已离开人世。

从原始部落走出来、在死人堆里活过来的他们,仍然保持着缄默不语的作风。当人们向这些老兵问及战争时,他们总是简单回答:“我只是个话务员。”

2002年,讲述这段谍报传奇的好莱坞大片《风语者》,席卷全球影院,神秘莫测的纳瓦霍密码再次在世人耳边响起。

而眼下,美国亚利桑那州正计划修建一座风语者博物馆,再现他们的密码人生。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夏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