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意背道而驰
[ 2007-06-14 15:26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布莱尔当政10年,被英国民众诟病最多的恐怕就是:在国内,他说一不二;但在国际上,他唯美国是从,完全是一副小跟班的形象。当“神童首相”转变为“哈巴狗首相”的时候,布莱尔的仕途也就走到了尽头。因为那意味着他彻底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喂,布莱尔”

2006年7月17日,圣彼得堡,来此参加一年一度八国峰会的各国领导人汇聚一堂。他们将要举行一个工作午餐。此时,没有人知道,一个小小的传输技术失误,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国际局势,尤其是英国政局造成多大的影响。

“Yo Blair(喂,布莱尔)”,美国总统布什冲布莱尔勾了勾手指。正在用餐的布莱尔立即放下刀叉,一路小跑来到布什旁边,俯首帖耳,听布什一边嚼着黄油卷,一边吩咐:“跟安吉拉(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说一声,让她在多哈贸易谈判上……”

不远处的记者以及全世界各地的电视观众,通过转播看见了这一幕。他们无不瞠目结舌——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布莱尔一直谦恭地站在布什的座位旁。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他们不远处的一个麦克风仍然开着。两人“无拘无束”的私人谈话通过麦克风传向了全世界。

这次谈话涉及到伊拉克问题、中东局势等。其间,布莱尔多次劝告布什说,派美国国务卿赖斯去中东并不明智,并说自己愿意替赖斯跑一趟。可惜布什对他的话置若罔闻,布莱尔最终只能唯命是从地跟着布什的思路走。

这段无意间泄露的谈话,立即引起举世哗然。除了两人对诸多国际性议题里外不一的态度和布什总统的粗话连篇外,最令人惊奇的就是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了。消息传到英国后,英国各大媒体的留言栏中一片愤怒,《每日邮报》的读者刻薄地评论道:“布莱尔的言谈和肢体语言,让人确认了一个事实:英国这个国家对布什来说,和小跟班没什么区别。”

英国驻华盛顿大使大卫·曼宁爵士也听到了这段对话。他激动之下脱口而出:“他(指布莱尔)就是一个哈巴狗。”这句“经典”的评论马上传遍了世界。第二天,所有英国人都开始谈论着他们首相的新绰号:“布什的哈巴狗”。“Yo Blair”不仅让布莱尔,也让整个英国丢尽了面子。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也让英国国民耿耿于怀——2003年,美国为了表彰布莱尔在伊拉克问题上对美国坚定不移的支持,决定授予他美国公民的最高荣誉:美国国会金质奖章。布莱尔有幸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在任英国首相。幸好布莱尔这一次还知道轻重利害,时至今日也没有去领奖。

从“情人”到“傍大款”

实际上,对于布莱尔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英美特殊关系”,英国人的态度经历了从“乐见其成”到“不是滋味”的转变过程。

1997年,布莱尔入主唐宁街10号时,“建立英美特殊关系”就像他的“新工党、新英国”口号一样,令选民们感到耳目一新。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他们的当选首相有着诸多共同点:一个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总统,一个是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都有俊朗的外表、犀利的口才和才华横溢的个人魅力,是女选民心目中的“年度最性感男士”;从政前都是律师,甚至同是牛津大学的校友,从政后都主张走协调左右的新中间道路;而布莱尔的妻子切丽也被媒体称作英国的“希拉里……”

于是,在英国大小报刊的热烈追捧下,这两对夫妇的私交,让全球媒体为之侧目,人们戏称英美两国建立了“情人关系”。那时候,布莱尔被亲昵地唤作“布尔顿”。连英国前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都称赞说,英国首相的基本职责就是和白宫维持紧密关系。

可惜好景不长。2000年,美国总统由克林顿换为小布什。就在小布什宣誓就职的当天,英国民众还颇为未来的英美关系担忧。在英国人看来,新的美国总统和布莱尔首相简直南辕北辙:小布什出身于政治世家,不需要多才多艺的个人魅力、雄辩滔滔的口才以及女强人老婆;就连英美基督教文化下普遍看重的和谐家庭,也被他两个不争气的双胞胎女儿搅得惨不忍睹……总之,布莱尔与小布什之间的差异大得几乎不能弥合,成为“好朋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布莱尔充分展示了他的公关才华,最终与小布什结成了亲密盟友。但英国人明显能感觉到,这两位领导人之间,已经只剩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更让英国人感到尴尬的是,没有了私交作为纽带,布莱尔和布什身后的国家实力对比变得“刺眼”了。于是,在媒体的口中,布莱尔与布什的关系成了“傍大款”。

从好朋友般的勾肩搭背,到跟在布什身后亦步亦趋,布莱尔的形象在英国人眼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布莱尔的用心多么良苦,英国民众都觉得大英帝国的面子被他一股脑丢光了。难怪在布莱尔诸多绰号中,“布什的哈巴狗”成为最广为人知的一个。

然而,忙于追随美国的布莱尔,没有顾及到选民们的心态。这如何不让英国选民对他产生看法?

“血的代价”

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布莱尔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与布什政府紧紧捆绑在一起。2002年9月,他就伊拉克问题表态说,为了维持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英国愿意付出“血的代价”。在后来的战争过程中,布莱尔的确忠实地履行了他的承诺。据英国方面的有关统计,截至2006年9月底,在伊英军死亡人数超过100人,共有3836名英国士兵从伊拉克战场上回国接受医治,平均每天就有4名受伤士兵被送回国。

“血的代价”已经付出,英国得到的是什么呢?大卫·曼宁爵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华盛顿根本不把伦敦放在眼里,诸如就伊拉克问题与联合国合作等,都是布莱尔反复向布什“吹过风”的,但是布什依然我行我素,错过了解决问题的良机。

而真正令英国人沮丧的是美国国务院高级官员肯达尔·迈耶斯的话:“根本没有所谓的‘特殊关系’,或者说,没有一个关系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于是,英国人把伊拉克战争这笔账算到了布莱尔的头上,“他的注意力都放在哪里呢?我们的首相对除了大英帝国以外的所有国家事务都很感兴趣,无论是爱尔兰、伊拉克,还是美国。但他就是不关心国内政治。”

过分紧密地追随美国的步伐,终于让布莱尔失去了在国际问题上的独立性,也失去了国内民众的支持。有人说,布莱尔十年当政的最大败笔,就是他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他的选民,从而沉重地伤害了大英帝国的民族感情。

(来源:《环球人物》杂志 编辑:夏亚)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