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忠:拘留所走出的年画“掌门人”
[ 2007-05-16 14:3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朱仙镇位于河南开封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称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诞生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江苏桃花坞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其特色朴实,不染脂粉,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

因为年画,张继忠有过两次“牢狱之灾”。原因很简单:年画社拖欠外债不还,当地法院拘捕了他。彼时他刚任年画社社长一个月,连债主的名字都记不全。张继忠在里面“蹲”的时间不长,两次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星期,但在不足两万人的古镇子上已是大事——“吃了官司,进了号子,还了得啊!”

这都是10年前的往事,张继忠回忆起来颇有些豪气:“事业有成的人,肯定多灾多难,这也是动力。”张继忠现在也算事业有成,朱仙镇年画社在北京、上海都开了专卖店,社里21个员工每月统统从他手里领工资。但这离张继忠的目标还太远,“冯骥才老先生说,民间文化是中国最后一道国防线。”他觉得自己做年画就是在修筑这个防线。

·啃着咸菜守年画

位于镇中心的关帝庙,朱漆大门,金字招牌,在镇子上倒也气派。张继忠今年41岁,并非传说中的老者,但已当了11年社长。应对记者,张继忠经验老道,“这都是在宣传我们,最终会给我们带来效益。”

效益有多么重要,张继忠再清楚不过。曾经有3年时间,年画社里只剩下他和一名老艺人守着满屋子的雕版熬日子,连2块5毛钱一袋的盐都买不起,一日三餐就着咸菜啃干粮。直到现在,张继忠家里还种着几亩地,由妻子操持着补贴家用。“发工资、办展览、做宣传,哪一样都跟钱说话。没有效益,再深厚的文化、再精美的艺术,都会灰飞烟灭。”

木版年画在朱仙镇传承了近2000年,起源于汉唐,明清时达到鼎盛。明末清初,镇上年画作坊大大小小300多家,每年销售几千万张年画。如今,张继忠为这种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制定了严格的企业标准:只能用安徽或四川的熟宣纸;只能用熬制的植物染料上色;保留原始的风格题材;使用统一的包装。

这样一来,朱仙镇年画虽然各个流派略有差异,但在市场上确立了整体品牌的形象,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宣传并打开销售渠道就方便多了。2006年,年画社增加到21人,年收入50多万元,几位雕版老艺人平均月工资1000多元,在当地属于高收入。“每个月初必须给大家发工资,绝不含糊,”能聚集起这么多人不容易,木版年画想有一个长久的发展,先得稳住一批人。

·一个月收到38张传票

进年画社之前,张继忠是乡里的民办教师。1993年,年画社看中他的绘画功底,把他招进来当学徒,跟着老艺人学印刷、雕版,每个月能拿到400元,是当教师的8倍。但这些收入并非来自传统的木版年画,而是胶版的现代印刷品,因为老百姓觉得后者更时髦。年画社从印刷厂批发来胶版年画,再转给商贩们,现在想起来是个笑话,但在那些年,“以胶养木”却是支撑年画社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

张继忠寻思着,与其从别人手里批发年画,不如自己办个印刷厂。但办一个印刷厂少说也得100万,相当于镇政府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天上掉不下来。张继忠有个亲戚在银行当行长,他天天赖在人家家里不走,硬是磨到了11万。于是,张继忠担任厂长,把木版年画的老艺人全都招进厂里,“有人买木版画时他们就做,闲时就在印刷厂做工。”

印刷厂办得像模像样,100多个工人,20多间厂房,等货的空车常常在门口排成长队。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张继忠却干不下去,因为合作问题,和这家工厂散伙了。但依张继忠的性子,哪儿能就这么算了,他又说服一位上海老板,在朱仙镇投资建起了第二家规模更大的印刷厂,跟第一个厂子搞竞争。但这样的热闹持续了不到1年,两个厂子由于没有印刷许可证一起被查封了。张继忠倒也没失业,1996年随着老社长的退休,他成了新社长。迎接他上任的,却是法院一张接一张的传票。

“年画社当时拖欠了26万元的外债,债主们听说换社长了,纷纷堵上门来要债。”当年,他不过30岁,面对债主连话都不会说。除了有人登门讨债,还有3家银行因年画社欠款起诉他。作为社长,张继忠一个月收到了38张传票。

“时间到了,还是没钱,按照协议法院强制执行,把我拘留了。”张继忠的妻子只得到处借钱,凑了13800元交到法院把张继忠“赎”回家。妻子心疼他,劝他把社长辞了,“我说不行,我在哪里跌倒,还得在哪里站起来。”

·“用年画的地方太多了”

发愁日子也得过。张继忠开始动手整理朱仙镇年画的资料,走访老艺人,记录老作坊的历史。“没有对年画的诚心热爱,做不下这个活。”张继忠感慨。这句话有一半是说他自己的。在朱仙镇这座历史名镇,曾经“家家皆丹青,人人会点染”,普通农夫会书文弄画并不新鲜。小时候还不识字,张继忠就拿着父亲的毛笔到处写写画画。

“在‘文革’时期,朱仙镇成千上万块古代年画雕版被毁。1986年年画社成立后不断收集散落的明清古版,到1997年,画社只剩下我和一位老师傅守着这些家当。”张继忠只能把家里种的粮食卖掉维持年画社的生计。1999年朱仙镇镇政府将年画社的贷款冲抵,从2000年开始,年画社开始有属于自己的收入。

绕过关帝庙的正殿走到后院,张继忠带记者来到印刷作坊。把宣纸覆在雕好的木版上,刷上水墨,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称作黑坯,晾干后再套印色彩。朱仙镇的年画要上四种颜色——苏木红、槐黄、葵花紫,铜绿。这些颜料全部用植物熬制,一层层刷在宣纸上,粗犷浓烈的色彩就一点点渗到人心里。年画社的几位老艺人都到上海举办年画展了,屋子里只有刘老师傅一个人。刘师傅祖上6代传下来雕版手艺,雕版的刀工极讲究,阴阳、虚实、长短,各种刀法不一,图案刻得如绘画般行云流水。行家一看刀工,就能猜出雕版师大体的年龄。

艰难时期,张继忠一共整理出5万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资料。他不曾想到,这些书稿成为日后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的一个契机。2002年,北京三联书店将张继忠的书稿出版发行,给了他几万元稿费,张继忠用这笔钱做基金,发起2002年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地方政府也投入20多万,邀请到12个国家180多位专家到朱仙镇开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名头重新响亮起来。

这个中原汉子此时雄心勃勃,“我认为民间艺术都有自己狭隘的一面。这家的秘方、那家的绝技,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独特性,但只求保自己的饭碗,很难看得长远。”把年画元素渗入到现代人的生活中,是张继忠的一个目标:“能用到的地方太多了,漫画、动画片、室内装修设计。”张继忠在心里勾勒了一个朱仙镇年画的复兴蓝图,“我们向国家上报自然保护村、建立年画博物馆、申请津贴补助年画老艺人、补助他们收徒教学……”(来源:环球人物周刊 编辑:陈凡)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