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两会是中国的,也越来越是世界的
2008-03-13 16:27

                   ——印度编辑看中国金融对全球的影响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13日报道:世界金融市场变幻无常,不少叱咤风云的大家面对美国次贷效应的冲击,对中国等新兴经济寄以厚望。《中国日报》印度籍高级编辑迪巴思希(Debasish Roy Chowdhury )发表文章,分析中国在全球金融界的作用,指出目前两会对中国经济的商讨和决策,其意义越来越超乎它自身。全文如下:

正在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会议,对于中国政策的制定有着一如既往的深远意义,但不同以往的是,今年两会的影响在空间上远远超越中国自身。

两会是在全球金融市场空前不稳定的时刻召开的。由美国次贷问题日益严重而引发的信用危机,使全球经济认识到,经济可能正处于衰退。西方银行正砸下数以百亿计的美元,阻止抵押贷款形势走向恶化。有很多迹象,如零售业不振,就业指数低迷,都表明危机的扩大已超越了金融领域。更危险的是,如今作为国家市场,美国经济形势所引起的复杂性前所未见。

那些关于次贷危机“正在得到控制”的大话真的变成了空话,倒是世界上许多更实际的学者认为象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说不定会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中国能吗?要是能,该做些什么?答案可能会在一年一度的会议中涌现,参会的政策制定者和提供咨询、建议的政协委员们为国家运作掌舵的此时此刻,也可能在为世界把握方向。

新兴市场现在大约占全球经济的一半。它们希望根据需求和互相贸易,培育实质的增长,减少对向西方出口的依赖。由于有大量外汇储备,也就有能力抵御外部的冲击。所以,在此时刻,很多人相信新兴经济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而且在发达国家经济出轨时,能够力挽狂澜,成为世界需要的火车头。其中有一种思潮认为,新兴经济已经和美国“分手”。这种理论今年将面临大考。如果证明可行,那它将宣告出现一个新的多级世界经济时代,全能的美国经济也将变成玩家之一。

尽管还没有出现,但这很可能确实是最终的情形。现如今,统计数据并不支持这种情景。尽管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扩大,但许多以加工为目的,而发达经济社会才是最终目的地。

时至今日,美国的消费几乎是中国的10倍,是印度的15倍。很明显,现在去讨论生活中没有美国的可能性还不是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就认识到这个事实,说中国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和美国经济分手。

今日中国之重要,不在于它潜在的取代美国经济的可能性,而在于能帮助美国经济继续起作用。美国的问题是缺乏流动资金,而中国却有过多流动资金。额外的现金能帮助美国经济机构从麻烦中解脱,为国际经济杠杆起到润滑作用。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美国贝尔斯登公司置换股权交易,还有中国投资公司向摩根斯坦利投入50亿美元,都是中国已经开始扮演这样角色的例子。不过,中国开发银行就很克制地决定不向花旗集团注入类似的现金,也表明中国还在犹豫。

在中国有影响的那部分政协委员们觉得国家应该利用全球信用危机,买进境况不佳的美国金融大户,有同样影响力的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在经济风向尚不明朗时,中国接这样的山芋,可能会烫了自己的手。

类似的讨论可能还会继续,哪一方更能影响中国对西方主要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想必会更多地影响世界经济。

(作者:Debasish Roy Chowdhury 翻译: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