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环球在线首页
中文 | ENGLISH
 
 
 
 
 
李金华:去年重大项目效益审计省下300多亿元
2008-03-04 10:17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4日报道,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此间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过去几年里,我国的效益审计工作在控制资源浪费和确保财政支出有效运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审计长透露,2007年在对我国重大基建项目的审计中,效益审计帮助核减项目建设资金300多亿元,查出损失浪费270多亿元。

五年前,我国在财务收支审计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上开始开展效益审计。

李金华介绍说,中国政府审计是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大环境下产生和发展的。开始阶段,在市场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的情况下,审计的重点主要放在真实合法性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规范,我们则在财务收支审计基础上,逐步开展效益审计。

目前,全国审计机关涉及效益审计的工作量已占到全部审计工作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审计署涉及效益审计的工作量已占到全部审计工作量的三分之二左右,都比2006年提高了十个百分点以上。

李金华曾经表示,资源浪费同贪污腐败的危害一样严重,因此审计要促进政府部门用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收益,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据介绍,我们国家现在每年财政支出四万多个亿,去年可能要突破五万个亿,这五万多个亿用得怎么样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当然,除了经济效益外,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也都是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

李金华介绍说,审计署统一组织的效益审计项目,包括青藏铁路、奥运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投资建设项目。

在2005年的审计报告中,审计署对青藏铁路工程环境建设资金的使用效果,包括33条野生动物通道的建设效益等,作出了肯定的评价。

近年来,中国审计机关还加大了对涉及民生项目的效益审计力度,因为这些项目涉及的不仅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其社会效益。

李金华还说,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多,如环境效益等,都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审计署从其他部门邀请了一些专业人员共同开展此类审计。

他同时指出,尽管在效益审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的效益审计仍处在初级阶段,还要经过几年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效益审计体系。

(《中国日报》记者 吴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