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透视我国农业三十年新变化
[ 2008-10-30 18:0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为期5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19日在北京落下帷幕。展会上,甘肃的祁连冰提葡萄、西藏的牦牛奶、浙江的余姚榨菜、新疆的沙漠玫瑰……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各种特色农产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些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在展示了我国品牌农业、精细农业的同时,透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通过探索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和标准化,我国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产业化:生产经营的“破冰”

“粮食大省、畜牧大省、园艺大省、水产大省”是今年农交会上山东展团重点突出的特色和主题。在展厅内,记者了解到,经过30年的改革与发展,山东农业综合产出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粮食生产连续跨越了600亿、700亿、800亿斤三个台阶。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通过突破单一经营格局,主动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蔬菜、果品等高效经济作物,山东被誉为“落叶果树王国”。

“产业化之路是山东农业的一大优势。”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冯继康介绍说,“山东的农业产业化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山东农业在全国的最大亮点之一。”目前,全省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达到6853家,实现销售收入7487亿元,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程度达到67%,农产品出口企业达3800多家,出口创汇连续八年保持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截至2007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9511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8.4%,与此同时,全国初步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农产品加工带,内蒙古的乳品、肉类和羊绒加工,黑龙江、湖南的水稻加工,江苏、浙江、福建的茶叶加工,新疆的葡萄和番茄加工,京津沪等大城市郊区的畜禽、果蔬、乳品的精深加工等发展势头旺盛。

科技化:粮食丰产的阶梯

在黑龙江展厅,省农科院的农业科技成果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不同时期培育的玉米、大豆种子挤满了展厅一角,“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形象地反映了几十年来科技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黑龙江省农科院成果产业处副处长李铭丰告诉记者,近年来,省农科院在育种上,着重强调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以前的通过县农业站推广中心推广,到现在一站式服务,“专家直接面对农户,给农民做示范,带领农民干,使得科技成果从审定到推广比原来缩短了一到两年。”

同时,黑龙江省农科院还引入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机制,与龙头企业合作,扩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从2000年至今,省农科院共有100多个新品种进入农田,这些品种在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已达80%以上。

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性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等一系列重大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品种改良、重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成果的推广运用,支撑全国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477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50160万吨,增幅达到64.6%,跨越了5亿吨的台阶,取得了历史性进步。

标准化:食品安全的“盾牌”

火红的哈密枣,鲜绿的香梨,明黄的杏,醇紫的葡萄,把新疆展区的展台装扮得热热闹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采购商。

“我们的农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品质有保证,让大家吃得放心。”看到自己负责的展台大受欢迎,新疆农业厅工作人员温其木脸上露出了淳朴的笑容。温其木告诉记者,新疆农产品的高品质源自对标准化的重视。

据了解,目前,新疆共实施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19个,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37项,建立健全了库尔勒香梨、哈密瓜、吐鲁番葡萄、彩色棉、长绒棉、甜菜、啤酒花、加工番茄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并认定了213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以前我们小时候填饱肚子就行了,现在更关心吃得绿色、吃得健康。”一大早就赶来参加农交会的北京丰台区居民郭静,已经把带来的购物小车装得满满当当。她告诉记者,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了她选购时最重视的问题,看到农交会上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她心里很高兴。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据了解,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139个,标准化示范带动面积达5亿多亩。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范围,已扩大到对全国37个大中城市蔬菜农药残留、36个城市畜产品瘦肉精和22个城市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测。据了解,本届农交会参展产品均为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或是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名牌农产品。

新华网北京10月19日电(于文静 李慧)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