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是共同梦想——德中友协分会主席谈改革30年
[ 2008-10-21 14:3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她曾50多次访华,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她渴望人类和平友好,创立了德中友好协会克雷费尔德分会;她就是今年76岁的德中友好协会克雷费尔德分会主席倪泰若女士。10月17日下午,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对第54次访华的倪泰若女士进行了视频专访,请她以亲历者的身份谈谈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发生的变化。

倪泰若女士做客中国日报网。(摄影:吴传京)

倪泰若称,1983年首次访华时,北京是一座安静的城市,人们骑着自行车安静地通过大街,很少看到汽车,最高的大楼是广播电台。现如今,北京变成了一座喧闹的、充满活力的城市。“现在北京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有些大楼非常漂亮,有的则住满了人。”

倪泰若女士在接受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专访。(摄影:吴传京)

近30年来,在城市外貌发生巨变的同时,人们在举止方面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倪泰若回忆说,在过去,年轻人即使谈恋爱,也会在表面上装作不认识,人与人之间显得相当淡漠。但现在年轻人都非常开放,他们会当众亲吻,也会一起娱乐嬉戏。

(摄像:李橇、任聪)

尽管数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人的一些优秀品质并没有改变。对此她如数家珍,称赞中国人一直保持着友好、礼貌、乐于助人等品质。

对于友谊与和平,倪泰若更是有着深刻的体会。上个世纪80年代,她女儿在中国台湾上学,得到了台湾人的诸多照顾。她女儿吃住都在一个台湾人的家里,但对方并没有收她一分钱。出于感恩的心情,她于1985年创建了德中友好协会克雷费尔德分会,以促进德中友好与交流。“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我认为和平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共同梦想。这正是我创办这个协会的原因。”(信莲)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