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俊:太空漫步定于发射后次日下午4:30
[ 2008-09-24 09:13 ]

  1.

  远景:出舱为建空间站做准备

  据航天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朱毅麟介绍,神七太空漫步是为建空间实验室做准备。

  朱毅麟说,我国航天规划在1990年代初就开始确立了,分三步走、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发射载人飞船,能够成功发射、正常运行和安全返回,这是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能够把人送上天,在轨道上正常运行工作,能够在轨道舱里进行一些科学实验活动,然后顺利安全返回地面,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我们已经成功两次了。神舟五号是杨利伟单人单天飞行。第二次是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个人五天飞行。通过这两次飞行之后就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全部任务。靠这个任务掌握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包括地面发射、测控、返回这些系统,整个工程系统都初步建成。

  第二阶段是由三个小部分构成,第一步是出舱活动或者叫太空行走。第二步是两个飞船在航天轨道上交汇对接。第三步,建立一个小型的空间站,叫空间实验室。目前要做的“神七”是第二阶段的第一步,就是出舱活动。新浪

  2.

  应急:救助船直升机严阵以待

  据介绍,航天员容易发生三类意外险情:一是火箭推进剂中的四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造成舱内有毒气体超标,导致中毒。这会造成航天员呼吸、心跳骤停,因此救护队携带心肺复苏仪、心电监护仪进行抢救;二是外伤,如飞船应急逃逸,返回舱降落时造成“冲击过载”,航天员就像跳楼一样,严重时可能造成心肺、肝脾或颈椎的损伤。因海上无法进行CT扫描,一旦发生脑外伤等情况,救护队将第一时间用直升机将航天员送回陆地,争取救治时间;三是“无水肼”泄漏,也是最危险的一种险情。“无水肼”是航天器通常采用的一种推进剂,毒性很强,中毒表现与一氧化碳类似。

  昨日,担负神舟七号应急救援任务的数艘海上救助船,开始由上海港集结出发,奔赴太平洋等预定海域执行“神七”救助任务。据悉,医疗队搭乘的舰船上有舰载直升机,事故发生后,首先由直升机进行海面搜救,寻找分离的返回舱。据《羊城晚报》

  3.

  挑战:海上测控任务艰巨

  据新华社电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主任简仕龙2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从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承担任务的全局看,神舟七号飞船海上测控有3大挑战,即三大、三新、三多。

  简仕龙说,三大,即参试规模大、状态变化大、实施难度大。“这次神舟七号飞船技术状态变化很大,新增和更改产品多达220余项,特别是首次搭乘3名航天员并实施出舱活动,巨大的‘在轨出舱’风险对海上测控通信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同以前任务相比,实施难度更为艰巨。”简仕龙说。

  “三新,即任务海域新、设备状态新、参试人员新。”简仕龙说。

  简仕龙指出,为满足出舱活动海上测控任务需要,我们由以往的4船方案调整为5船方案,其中4艘船均分布在太平洋,而且远望五号、远望六号的试验海域均为新海域,处于太平洋北半球气象海况复杂的中、高纬度海区。远望三号船经中修技术改造后首次参加飞船任务,2艘新测量船也是首次执行神舟任务,其中远望三号、五号、六号船USB和远望五号船脉冲雷达为新研制或改造后首次参加飞船任务,并且中心机使用新研制的海上测控软件参试。从神六任务到神七任务间隔将近3年时间,整个测量船队岗位人员调整变化较大,尤其是2艘新测量船技术队伍普遍年轻,新岗位人员比例高,执行试验任务的经验比较欠缺。

  简仕龙说,三多,即承担关键任务多、气象海况复杂因素多、设备单点失效环节多。

  简仕龙说,神七任务测量船任务海域、航线的气象海况复杂,特别是任务实施时间安排在9月25日至30日,这个季节南半球咆哮西风带的恶劣海况将给远望号船在南纬度地区执行任务增加风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新闻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