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于体育 融合于社会
[ 2008-09-14 15:43 ]

 

  9月6日,北京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这是主火炬被点燃后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廖宇杰摄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初秋的北京,熊熊燃烧的残奥会圣火,照耀着四年一次的全球盛会,辉映着赛场上闪亮的明星——残奥健儿。

  与运动融合,残疾人获得新生;与奥运融合,残疾人收获价值;与社会融合,残疾人找到人生的位置。

  融于体育:“我的第二次生命”

  9月10日,中国选手张立新在比赛中角逐。在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400米T54级决赛中,张立新以45秒07的成绩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新华社记者陈树根摄

  9月8日,第一次看何军权比赛,每个人的心灵都会受到极大震撼:他齐肩失去双臂,在“水立方”同场竞技的游泳选手中,残疾程度最严重;接近终点时,别人可以以臂触壁,而只能依靠双腿和腰部力量的何军权高昂起头颅,朝池壁狠狠冲撞去!

  最终收获银牌,何军权脸上灿烂的笑容,同样让人心灵震撼!颁奖时,他胸前挂着奖牌,鲜花,用脖子牢牢卡住。

  无论是在他曾经收获过四枚金牌的雅典还是在北京,颁奖嘉宾面对何军权,千言万语,化作一个高高竖起来的大拇指……

  出生于湖北荆门一个农家的何军权3岁时不幸被高压电击中失去双臂。是体育让他有了别样的人生,让他成为国家的英雄。少有人知道身残的他还有见义勇为的救人义举。有一次,在家乡的水库边,看见一位女青年不慎落水,何军权跃入水中,迅速游到她身边,大喊:“你抱住我的肩膀!”把这位落水女子救上了岸……

  跟何军权一样,几乎每个走上残奥会赛场的运动员,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励志大片的主演。他们曾经在无边的黑暗中孤独徘徊,他们在痛苦中完成了精神重建,他们收获了对生命更透彻、更睿智的理解,他们终于战胜厄运、超越自我,重新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而实现他们人生大逆转的,就是体育。

  在北京残奥会上,不知道多少位残疾人运动员都说过同样的话:体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已41岁的韩国运动员金林媛至今回忆起幼年生活仍不禁哽咽。4岁,突患小儿麻痹,让她在本应最快乐无邪的童年感受到了绝望,甚至一度总想着自杀。“是体育让我得以恢复自信,有了好好活下去的信心。”在北京,她摘得了女子50米步枪三姿SH1级比赛银牌,她为自己设定的下一个目标是竞选国际残奥委会委员。

  1997年,16岁的波黑少年优素福维奇在街上踩上了波黑战争留下的未及清理的地雷,失去了右小腿。曾经自认失去了一切的他偶然接触到坐式排球,生活也从此步入另一个世界。和队友一起成为雅典残奥会冠军后,他在北京残奥会上也是连战连捷。

  “精神寓于运动”,是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是用身体和意志,证明自己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用精神和毅力,表现自己的人格尊严、突破生命局限的志气和勇气。残疾人参与体育,更是给健全人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残疾人,为之感动,进而接纳残疾人的舞台。正如2010年冬季残奥会举办地温哥华市长苏利文所说:“体育运动是改变人们对残疾人态度的最佳途径。”

  国际残奥会主席克雷文当年曾是一个残疾人运动员。他漂亮的轮椅推行动作、自信的表情赢得了中国广大民众的心。“体育运动,可以让我们获取更多的人生经验,可以改变残疾人在生活各方面的态度,可以让健全人与残疾人找到共同语言!”他说。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主席、北京奥组委执行主席邓朴方认为,开展残疾人体育运动可以康复治疗、强身健体;突破局限和障碍;融入社会;更重要的是,残疾人体育运动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

  融入残奥:享受竞技的快乐和中国人的友情

  9月9日,南非选手皮斯托瑞斯(左)在比赛中冲向终点。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男子100米T44级决赛中,有“刀锋战士”之称的南非著名残疾人运动员皮斯托瑞斯以11秒17的成绩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鸟巢”,“水立方”……美轮美奂的场馆,在刚刚见证了奥运会精彩竞技之后,又成为来自世界各地残奥运动员的赛场。无障碍通道,微笑的北京志愿者,让他们更融入中国人为他们创造的温情舒适的氛围中。

  在北京残奥会上,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运动员用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展现着人性光辉,为世界诠释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真正内涵。

  南非姑娘纳塔莉·杜托伊特,目前已摘得北京残奥会比赛的四枚游泳金牌。而令人惊叹的是,十几天前,这个单腿姑娘,还与健全人运动员一起搏击在北京奥运会女子10公里游泳马拉松中,获得第16名。“残奥会的奖牌像奥运会的一样宝贵,我会全力夺取奖牌。”这位7年前因交通事故而致残的姑娘说。

  对于已参加过6届残奥会的澳大利亚自行车手克里斯·斯科特,北京残奥会可能是他最后一届残奥征程。47岁的他已赢得6金1银2铜。“中国的观众很乐于支持我们,残奥会组织工作也无与伦比。赛场内外的无障碍设施很人性,这是我参加的最棒的一届残奥会。”斯科特说。

  从“鸟巢”的无障碍设施到长城的残疾人电梯,从志愿者的微笑到全聚德烤鸭店的盲人菜单,北京用一流的设施和最细致入微的服务,体现对全世界残疾人的关爱。

  为满足残疾人运动员的特殊需求,北京残奥村做了大量特殊准备:餐桌比正常桌子要低10厘米左右,以方便轮椅运动员使用;餐厅专门单辟700多平米用于存放轮椅;针对部分运动员存在吞咽障碍的问题,餐厅提供搅拌机和榨汁机,将水果蔬菜榨成汁,运动员用吸管就可以饮用……

  几天前,33岁的新西兰残奥自行车选手泰索列罗在比赛中不慎摔伤,腿上安装的金属假肢也被自行车压得有些松动。回到残奥村后,她立即来到轮椅假肢维修中心寻求帮助,两名专业技师用打磨机和螺丝刀等工具轮番上阵,不到一小时便解决了她的问题。

  北京残奥会为解决残疾运动员的各种问题设立了十余个维修场所。来自19个国家的150名专业技师随时为运动员提供假肢修复、矫正等各种免费服务。

  残奥会期间,有4.4万名赛会志愿者和40万城市志愿者用自己的微笑和热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如何把握好帮助残疾人的度,是志愿者培训中强调的重点课题。

  “帮助残疾人要把握好一个度。残疾人通常都很坚强,也很自尊,他们渴望理解和支持,但不希望怜悯和同情。”参与志愿者培训工作的老山自行车场馆群新闻运行经理胡宇轲说。

  在赛场内外,还能看到不少残疾志愿者的身影。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信息服务台,坐着轮椅的志愿者,热情地向前来问讯的观众指点路线。为了成为残奥会志愿者,在ESPN网站做体育编辑的赵玉明辞去职务。他说:“我自己是残疾人,所以更能从残疾人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残疾人观众看到我们也会感到心灵上更加贴近。”

  在轮椅网球的比赛现场,坐在轮椅上的马塞尔·贝格曼常被误以为是运动员。实际上,他是德国电视二台的资深记者。13年前在非洲的一次车祸,将他的人生分成两个阶段。在生活最绝望时,他到中国来旅行,在这里感受到了无限温暖。今年他又来北京报道残奥会。

  “与在悉尼和雅典举行的残奥会相比,北京残奥会的观众更多,他们对残疾人的关心恰如其分,让我们觉得舒服极了。”贝格曼说。

  残奥会期间,北京200多名残疾人走进赛场感受残疾人运动员的拼搏。坐在国家体育馆轮椅看台上的李东明说:“看残奥会比赛,让我们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南德意志报》评论说:“现代化的北京建有宽敞街道,比老北京更适合残疾人。总的来说,一种新的意识已经形成。”

  融入社会:共享社会权利,共建和谐世界

  9月9日,中国选手吴春苗(左)与领跑员在比赛中。当日,在国家体育场进行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女子100米T11级决赛中,吴春苗以12秒31的成绩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李文摄

  看待世界有许多不同方式:富裕的、贫穷的;幸福的、不幸的……正在举行的残奥会,让我们看待和理解眼中的世界有了新的视角:健全人和残疾人。

  全球有6.5亿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10%多;中国有8300多万残疾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6.34%。他们虽然身体残缺,但人格健全。得到尊重,与社会融合,是这个庞大群体的梦想。

  他们梦想:拄着拐杖出门,不再被异样的目光扫射;坐着轮椅打车,不再被出租车司机拒载;前探的盲杖,不再碰到盲道上的障碍;求学,不再被学校拒之门外;找工作,不再四处碰壁;更希望和平曙光普降,不再有战乱造成的身体和心理的残疾……

  相信很多很多的中国人都知道许海峰,但又有多少人知道平亚丽?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的第一枚“奥”字号金牌是由这位残疾人运动员摘得?

  1984年6月16日,北京盲人姑娘平亚丽在纽约长岛的第七届残奥会上勇夺女子跳远金牌,比许海峰“零的突破”早了43天。

  载誉归来的平亚丽,受了表彰,涨了工资。但在此后的岁月中,又迭遭变故,孩子先天失明,自己下岗、离婚……

  “既残疾又下岗,还要和盲儿子相依为命,那个时候,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面对一团糟的生活,平亚丽甚至想过要变卖那块残奥金牌。

  生活的挫折没有压垮她,关心她的人们也没有遗忘她。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平亚丽成为火炬接力手之一,在导盲犬陪护下,将火炬交给最后点燃主火炬的侯斌。

  北京残奥会的举办,推进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事业的理解,为残疾人与社会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这个特殊体育盛会所蕴含的人文情怀、生命礼赞和对每一个人尊严、价值的尊重,有助于健全人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残疾人这个庞大的群体,使尊重残疾人、爱护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残奥会期间,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称,中国8300万残疾人已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事业人员都有保障。

  到2015年,中国将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民政部门启动的“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已经为4万名孤残儿童进行了矫正治疗、康复,其中6000多名孤残儿童康复后被国内外家庭收养。

  诚然,残疾人与健全人相互理解的不足,使残疾人“融入”社会仍面临一些障碍。就像被誉为“轮椅上的天使”的中国残疾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金晶认为,中国的残疾人不愿走出家门,那是因为“社会对这个群体的接纳度还需要提高”。

  北京残奥会还有几天就要结束,希望它带来的“残奥效应”,能让大家都重新审视并完善面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体制,重新审视并完善自己的心灵与观念。

  2008年,饱尝艰辛的平亚丽已在北京建立3家盲人按摩所。她的生活蒸蒸日上,每个认识她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她的自信和乐观。平亚丽说:“我虽然有残疾,但没有过残疾的生活,因为我认为自己的思想和心灵是健康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大家的关爱下,每一个自强自立的残疾人,都能找到人生前进的目标,找到在社会坐标里的位置。

(新华网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钱彤、肖春飞、熊争艳、谭晶晶 编辑:王妮娜)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