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委书记:将土楼保护编入中小学、幼儿园课程
[ 2008-07-09 11:35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福建土楼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以后,永定县更加高度重视土楼的开发与保护工作。为加强对土楼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让本地群众提高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保护人类财富,永定县文化教育部门编写了‘申遗’乡土教材,将永定土楼价值和保护要求编入中小学、幼儿园课程,使永定人从小就知道土楼的价值,加强了全民的土楼保护意识。

永定客家土楼堪称‘土楼之父’,它是福建土楼主要的组成部分。 永定客家土楼是永定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的杰出代表;永定客家土楼是一亿多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它是客家人创造文明的历史见证,起文化内涵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多民族融合、文化多元发展的历史进程。它以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山村民居建筑”。

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永定县委书记廖礼团表示永定客家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之后,已经不是仅仅作为当地的财富,它是属于全世界全人类的财富,所以感觉责任更大,压力更大。在“申遗”成功后,永定县要求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三个申报区乡镇都必须按照规划要求,切实抓好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为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永定县文化教育部门编写了“申遗”乡土教材,将永定土楼价值和保护要求编入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在具体的教学上,专门安排了相应课时。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突出了三点:一是对世界文化遗产常识和对土楼本身的历史渊源、特点的介绍;二是加强了对土楼的价值和保护的教育。三是永定客家土楼作为世界一亿多客家人的祖籍地,具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是一个有灵魂有文化的聚集地。永定县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上专门安排了客家文化的教育,将传统客家山歌纳入到了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永定县通过这些教育措施,切实把对土楼的价值的认识与保护意识落实到中小学基础教育中,真正做到了对土楼的保护要从娃娃抓起!

据永定县教育局介绍,从2005年开始,永定县在全县160多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展土楼知识进学校 、客家山歌进课堂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客家土楼、传承客家文化的教育活动。县乡土教材编写组根据中小学生和幼儿园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编写出了《福建(永定)土楼》乡土教材幼儿版、小学版和中学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8万多青少年学生和学龄前儿童宣传“世遗”知识、让他们了解世界遗产,了解永定土楼,传承客家文化和学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土楼保护的意识,成为保护文化遗产小宣传员。

与此同时,永定县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还在全县各中小学开展“客家山歌竞赛”、“做土楼文明小主人”等系列活动,全县6万多中小学生都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以实际行动支持客家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县城关小学、县实验小学、胡文虎小学等60多所中小学校还展了“与父母学习、与家人共提高”等活动,通过向父母家人一起学习国家《文物保护法》,向父母长辈宣传客家土楼申遗知识,跟长辈学唱客家山歌,把加强客家土楼保护和客家土楼文化的宣传搞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永定县政府加强全民对土楼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是与立法保护的“普法”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永定县政府先后颁布了《永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永定客家土楼保护的决定》、《福建(永定)土楼保护管理规定》、《关于保护永定客家土楼景区旅游资源的通告》等法律法规,在为土楼的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保证的同时,又很好地将这些法律保护意识在全县村民中得到广泛宣传。

(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 实习记者 李辉)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