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优势凸显 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发展崭新增长极
[ 2008-07-03 14:3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8年7月1日,全国网络媒体记者采访团来到丹东,参观考察辽宁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据介绍,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起步和发展,园区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亿元、工业总产值54.3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3.7亿元、出口总值1.54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91亿元。目前,园区已有包括世界500强韩国SK集团投资在内的117个入驻项目,投资总额84亿元人民币,其中,开工项目103个,总投资53亿元。

丹东是“五点一线”六个港口城市中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城市,六大优势的集聚让这座边城焕发出勃勃生机。

区位优势

园区地处鸭绿江畔,黄海岸边,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三个经济圈的交汇点,是东北东部城市最近的出海口和“南大门”。特别是与朝鲜 相邻,距离平壤220公里,距韩国首尔420公里,成为朝鲜半岛与东北亚地区沟通最便利的通道之一,是“五点一线”六个港口城市中唯一拥有边境口岸的城市。

交通优势

园区拥有十分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丹东港就坐落在园区内,机场、火车站、高速公路口、边境口岸全部在15分钟车程内。备受亚欧国家关注的由联合国计划开发的泛亚铁路网北部线路(朝鲜半岛-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中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的国际通道也将选在丹东。

腹地优势

拥有“一北”、“一东”两大腹地优势。一是北部背靠东北东部城市群,是东北三省东部地区13个城市 最近的出海口,随着东北东部铁路的贯通和丹东至通化高速公路的建成,东北东部13个城市的2700万人口、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成为园区发展的广阔腹地。二是东部面对朝鲜半岛,朝鲜丰富的矿产与劳动力资源,韩国先进的技术资源将为园区未来发展增添无限潜力。

资源优势

支持产业发展的资源丰富而充足。水电、火电、风电齐全,总装机容量达200万千瓦,到“十一五”末可增加450万千瓦;矿藏资源64种,其中硼矿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林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农副产品和水产品资源也极其丰富;尤其是水资源充足,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是全省平均值的4.5倍,水质优良,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除自然资源外,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也比较雄厚,劳动者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较高。丹东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江、河、湖、海、山、泉、林、岛等自然景观齐全、各具特色,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三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两处,国家AAAA级景区六处。大鹿岛中日甲午海战古战场、明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大孤山古庙建筑群、抗美援朝纪念馆等人文景观闻名海内外。

产业优势

园区发展依托丹东现有优势产业。丹东工业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化纤、仪器仪表、电子元器件、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居全省前列,食品饮料、医药、造纸、石化等领域都比较成熟,为园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政策优势

作为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五个沿海区域之一,辖区内有一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省级开发区,一个省级高科技园区,以及一个正在申报的出口加工区,享受国家、省、市等多项优惠政策。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在3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 “支持东北地区构筑同周边国家开展国际贸易、投资、科技、旅游等合作平台,促进丹东等边境地区具有物流贸易集散、进出口加工和国际商贸旅游功能。”“尽快建设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工程,促进对朝路、港、区一体化建设。”随着36号文件的逐步落实,丹东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丹东在东北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链接丹东临港产业园:

定位

以丹东及东港两座城市为依托,以大东港为龙头,以辽宁沿海大通道、丹沈和丹大高速公路、东北东部铁路和对朝等交通干线为支撑,以临港型产业为重点,形成建设工业强市的主要产业基地,形成以港口为龙头辐射东北东部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和体制创新的示范区,成为牵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新的增长极。

布局

立足港口,突出特色,重点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造纸及纸制品生产、仪器仪表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骨干产业,以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制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根据园区的特点,在产业布局上,把园区39平方公里的起步区划分为三个发展区域,一是临港工业西区,优先发展临港型大工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造船、石化、钢铁等与港口关联度大的产业。二是临港工业东区,将设立出口加工区和仓储保税区,重点发展与出口加工、粮油加工及储运、大型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三是浪头产业园区,优先发展高科技、装备制造、仪器仪表、会展、商贸、现代物流、金融、旅游、娱乐等现代服务业。

建设

园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项专项规划已完成,并完成了18平方公里的一通一平工作,其中10平方公里实现五通一平,达到企业入驻条件;园区内的道路建设全面展开,贯穿园区全境的主干道-鸭绿江大道已实现通车,另有三条主干路已实现基本通车;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已陆续展开。

软环境

在政策方面,出台并实施《丹东临港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丹东临港产业园区人才招聘和鼓励引进大项目办法》;在服务方面,全力为企业打造“零距离、零费用、零投诉”投资环境。一是实行项目责任制和开工“倒计时”制,明确项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列出开工计划,项目责任人提前介入,对项目注册、开工审批等各项筹备工作进行辅导,并负责协助客户办理各项手续。实行项目每周一调度制度,确保项目如期落地。二是开通“项目直通车”,工商、税务、公安、规划、土地、建设、卫生防疫等部门对审批事项做出时限承诺,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不超过3天,企业自主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联合审批在30天内完成。其中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做到工作日随到随办,当场办结。

(来源:东北新闻网 编辑:婧远)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