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用“春节品牌”拉近中英学生间距离
[ 2008-02-02 13:59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我喜欢那个武术表演,还有服装!”“所有节目我都喜欢!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英国伦敦希斯菲尔德女校的几位初一学生在演出中场休息时争先恐后地评论着。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演出,演出者是30名来自中国人大附中艺术团的学生,而观众则是他们的同龄人——近10所英国私立女子日校的400多名学生。

30名文化小使者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他们在约90分钟内演出了14个风格各异的节目,舞蹈《过大年》的喜庆欢快、《爱莲说》的柔美婉约、《俏花旦》的俏皮,还有反映苗族、傣族、维吾尔族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舞蹈令小观众们目不暇接、赞不绝口;而健美操《活力四射》的青春欢快、《篮球宝贝》拉拉队的现代节奏又让学生们按捺不住、一路喝彩;武术队的神奇刀剑、太极更成了学生的最爱……

英国学生朱希赞叹说:“真是太棒了,从没看过学生能表演得这么好!”

邻座的达什娜在学校就学中文,因此很早就报名参加今天的活动。她说:“晚了就没机会了!”

丽贝卡今年10月要去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交流活动,更是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看看北京的中学生。

锡德纳姆女中校长普伦与丈夫也带着他们刚从中国广东领养的小女儿来观看演出。

演出完毕后,许多英国小观众围着中国小演员们好奇地发问。“你们这台节目练习了多久?”“你们最喜欢哪个舞蹈?”“很高兴见到你们。中国文化在英国日益受关注,请问西方文化是如何影响你们的舞蹈和生活的?”

问答部分结束后,不少英国学生不愿离去,她们有的走上台与小演员合影、交谈,有的簇拥着面对摄像镜头用汉语齐声喊道:“我——喜——欢!”

女子日校信托委员会总裁哈里森女士说:“演出很专业,太精彩了。希望此次交流是双方真正合作的开始,也希望通过推动英国学生与中国等国家学生的交流学习,增进文化理解。”

据哈里森介绍,女子日校信托委员会下属近30所女校有一半都开了中文课,有的学校将中文纳入主要课程,还有两所学校正计划在中国建分校。今年6月,委员会将组织60名英国学生前往中国宁波参加夏令营。委员会计划派所有校长去印度、中国等新兴国家学习交流,而大多数校长的选择都是中国。

艺术团副团长、中国文化部外联局参赞柯亚沙说,今年文化部选择人大附中艺术团参加亚洲之外举行的最大规模的中国春节庆祝活动,不仅因为该团演出的内容比一般专业团体丰富,而且希望借此推动中英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为两国青年一代、也就是两国未来的合作奠定基础,这应该是文化交流的根本所在。

应伦敦华埠商会邀请,艺术团还将在今后11天内参加大英博物馆为配合“秦始皇兵马俑展”举办的“中国日”家庭活动和在特拉法加广场举办的大型中国春节庆祝活动,并赴剑桥大学参加专场演出,去爱丁堡参加中国驻爱丁堡总领馆春节庆祝活动,以及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学生联合演出。(来源:新华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