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可夫歪论:中国大陆进攻性战力不及新加坡
[ 2008-01-17 09:52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网站最近刊登平可夫的撰文,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军事战略做了一番评比,文章提到,新加坡的海空军采用了最先进的西方军事技术,因此,与中国大陆相比,其进攻性战力更具威胁;文中还提到,新加坡的SA-18地空导弹实际上是为台湾订购的。

文章首先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同处华语文化圈,但由于所处国际地位和军工能力的不同,三者分别选择了十分不同的军事战略和武器系统,将三者加以比较很有意思。

·中国海军由近海防卫转向远洋防卫

首先是中国大陆的军事战略。中国大陆逐渐从冷战时期的被动防御战略,转向当今的攻防兼备型积极防御战略,其海军也正在从近海防卫向远洋防卫转变。

台湾海峡两岸尚处于非正常的敌对状态,中国台湾的战略目标已从大规模对抗大陆,转向在台湾岛外决战,即所谓“决战境外”,同时注重攻防能力的平衡。

·新加坡 “主动防御”战略,典型的小国做法

新加坡采取“主动防御”战略是小国的典型做法,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有一段敏感的历史关系,其国防政策和外交策略类似,采用“双轨”原则。

新加坡通过建立起令人生畏的军事力量,以阻止潜在敌人采取鲁莽行动,不仅如此,该国还通过外交关系强化国家的安全与防卫,当本地区形势恶化时,从国际社会获取支持。

新加坡从当年科威特被伊拉克入侵一事中得出教训,那就是仅仅拥有财富并不能让国家安全。

·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军事战略趋同

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军事战略和军事原则正在趋同化,都是通过强化军事机器,努力取得对潜在对手的有效威慑力量,当面临“拖延性战事”时,双方还都依赖世界大国的外交甚至军事介入,解决问题。

通过从美国获取大批武器并与之建立特殊军事关系的方式,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都希望在大规模军事冲突来临时,美国前来救援,以保证自己的安全。

新加坡从美国购买AIM-120C空空导弹,并将它们储存在美国,此举清晰地表明,新加坡试图与美国建立实质意义上的军事同盟关系,并将外交威慑与军事威慑二者结合起来。

一旦新加坡与他国爆发军事冲突,它将不可避免地向美国提出要求,即把它此前储存在美国本土的武器系统交付给新加坡,这样一来,美国就无法保持中立的立场(只能被拖入冲突)。近年来,中国台湾的做法与此类似。

基于同样的意图,新加坡还将从德国采购的66辆豹2A4主战坦克“存储”到澳大利亚,作为对马来西亚的抑制策略,因为马来西亚新近从波兰购进PT91M型主战坦克。

·对付大陆,台湾采用类似新加坡的“外交威慑”战略

其次,新加坡还通过“外交威慑”战略,以加大自己的安全“筹码”。新加坡通过与澳大利亚、加拿大以及东盟5国开展多层面的防务合作,从而达到通过不同“外交威慑”战略对付不同对手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台湾也试图通过扩大与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军事交流,降低美国主导台海事务的权重,此举类似新加坡的做法。

新加坡的“主动防御”战略很可能受传统英国军事理念的影响,英国在对待其前殖民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做法,就是这种理念的外在表现。

·与中国大陆相比,新加坡进攻性战力更具威胁

虽然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三方都试图在进攻和防卫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但新加坡的海空军采用了最先进的西方军事技术,因此,与前两者相比,其进攻性战力最具威胁。

新加坡不仅从美国购进20架F-15SG鹰式战机后,还获得了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这是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目前所不具备的。

此外,新加坡还先于日本和韩国从美国获得APG-63V3型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F-15SG鹰式战机的机载雷达),新加坡军队还装备了东南亚地区最强大的AH-64D“长弓阿帕奇”武装攻击直升机。

由于各自对手的作战能力不同,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分别具备不同的威慑力量。

上文提到的强大的进攻性武器系统,足以让新加坡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通过“先发制人的离岸军事行动”瘫痪对手,继之以外交措施解决冲突。

新加坡空军获得了F-16 Block52战机和KC-135R加油机,还有4架E-2C预警机入役,因此,其战力投送范围几乎覆盖整个东南亚地区。

·新加坡军备的更新换代不仅仅针对马来西亚

新加坡在军备方面的最新更新换代,尤其是海空军装备的更新,表明其追求的威慑能力并非仅仅针对马来西亚。

新加坡空军已经装备了70架F-16战机,其中有62架是第52批次,即F-16 Block52。 这些F-16战机都配备了AIM-120C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和以色列制造的“怪蛇-4”空空导弹。中国台湾空军也梦想得到F-16 Block52战机。新加坡和中国台湾的空军都配备了AGM-65G“小牛”红外制导反舰导弹。

与中国台湾不同,新加坡在西方和俄罗斯两方面左右逢源,也没有进口武器方面的限制,其武器来源有条件多元化,关于这一点,新加坡陆军装备的俄制“针”式(SA-18)地空导弹,就是一个例证。

·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之间存在军事合作?

一直以来,关于新加坡与中国台湾之间的军事合作问题,有不少猜测和不确定性报道。

有消息说,新加坡的SA-18地空导弹实际上是为台湾订购的。

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现在都装备了法国制造的拉菲特级导弹护卫舰,新加坡的一系列拉菲特级护卫舰以及在本国组装的同型号护卫舰(被称为“德尔塔”项目),已进行了主要的升级改造,但据说,其价格不及台湾购进拉菲特级(即康定级)护卫舰价格的三分之二。很明显,在此项军购中,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待遇”相差甚远。

新加坡陆海空三军配备了大量以色列制造的武器装备,新加坡海军的“胜利”级(Victory)导弹巡逻艇就装备了“巴拉克-I”垂直发射防空导弹,这种导弹就是由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拉斐尔公司研发的,同时,新加坡空军F-16 Block52战机上配备的电子对抗系统也是以色列设计的。

众所周知,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加布里-I”舰舰导弹,都是从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获得的。

·新加坡:东南亚首个真正具备水下作战能力的国家

另外,新加坡还从瑞典购进潜艇。1990年,新加坡从该国接收了首批两艘 A17(瓦斯特哥特兰级)潜艇;2004年,另有4艘A12级(斯鸠曼级)潜艇交付新加坡,A12级潜艇的标准排水量是1130 吨。 由此,新加坡成为东南亚第一个真正具备水下作战能力的国家。

国际社会对新加坡厚爱有加,该国的军事人员由此拥有最为广泛的训练机会。

新加坡空军飞行员逼近受邀赴美国训练,他们还主动参与同印度、澳大利亚及其他国家的联合军演,包括联合海军、空军演习,新加坡空军的F-16 Block52战机还与苏-30战机进行过对抗演练。(来源:环球网)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