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限制外地人购房引发众议 专家称是政策倒退
[ 2008-01-03 09:27 ]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2007年12月24日,上海市发布《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称,上海市房地、发展改革、公安等部门,将研究制订以居住证制度为核心的来沪人员购房政策,合理引导跨地区购房。(1月2日《东方早报》)

此举即使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和时间表,也很可能在上海的外地人中引起轩然大波。

关于外地人拉高城市房价的推论从来就没有消停过,比较著名的有两个观点。其一,建设部某负责人认为北京房价高“外地人”是一大主因;其二,首都经贸大学人口研究所一周姓博士提出“对外地人和本地人购房实行差异房价”。显然,这两个观点都把“外地人”看成房价上涨的“替罪羊”。

不可否认,“外地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住房需求,甚至还有个别外地人以炒房为业。但是,这不能成为限制“外地人”购房的理由。笔者认为,城市的管理者应该理性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并认真检讨自己在房价上涨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决定房价涨跌的最终因素是供需关系,供应不足是造成房价高的主要原因。而供应不足则是因为城市管理者存在土地供应不足、打击囤地、囤房不力,影响供应量造成的。从需求角度来说,房价高也不是“外地人”的“罪”,如果要追究原罪的话,笔者认为“罪”依然在城市管理者自己。

这是因为,城市管理者为了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了创造更多的GDP,就需要更多创造者,而城市的本地人一方面无法胜任工作,另一方面不愿意去干一些工作,因而城市就以各种方式(比如蓝印户口)吸引“外地人”来“填空”,可以说,“外地人”活跃的城市,城市才有活力,深圳就是明显的例子。如果城市管理者只让“外地人”为自己创造价值,而想把“外地人”推到真空中去生活,这明显是不合理的。

笔者认为,限制“外地人”买房不仅稳定不了房价,而且还有很多负面效应。一是如果限制“外地人”买房,只会促使本地人去炒房或者去占据房源,以便通过出租房屋来获利,在供应和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房价并不一定如城市管理者所预料的那样会稳定。

二是房价高不仅是人的问题,更是钱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投资渠道过窄造成的,限制了“外地人”买房并不等于限制了资金流动,只要流动性过剩局面不改,出台再多的“限外令”对房价也作用不大。资金不能从“外地人”这个渠道进入楼市,也会从其他渠道进入,这样反而增加了政府的调控难度。

三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注定了限制“外地人”买房措施长久不了,因此,只为一个短期房价稳定并没有多大意义,“外地人”这股购买力迟早要释放。现在是一个缓慢的释放过程,如果先限再松,就可能导致购买力集中爆发,不利于楼市健康发展。

四是限制“外地人”买房只能导致更多人在“居住证”上做文章,这样就有可能出现权力寻租、造假证等其他问题出现。其实,公民是国家的公民,并不是某一个省市的公民,在国家的每一个地方都有自由买房、居住的权利。如果限制“外地人”买房,就等于剥夺了“外地人”的居住权。

更重要的是,限制“外地人”买房加深了“外地人”与本地人之间的鸿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排除“外地人”可以理解,限价房不考虑“外地人”也可以容忍,但商品房限制“外地人”购买既让人无法理解更让人难以容忍。

据报道,成都的限价房已向外地人开放,郑州正在筹建农民工公寓,这些都是建设和谐城市的举措,而上海不仅不与这些城市共同为和谐社会建设考虑,反而背道而驰,真是匪夷所思。

总之,限制外地人购房是一种倒退,是城市管理滞后造成的房屋紧缺,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开放性严重抵触。(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编辑:肖亭)

 

  今日选萃
 
| 关于中国日报网站 | 关于环球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