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你注意到了吗?‘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次写进党的代表大会报告中。”周济代表说着。这位一向沉稳的教育部部长脸上透出掩抑不住的兴奋。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我国人口众多,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周济代表说,要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科教兴国的重要内容。
说到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时,周济代表一口气列出了一串数字。这些年国家致力于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满足了200万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些年,党和国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还建成了遍及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2006年春季,西部地区和中部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5200万学生免除了学杂费。2007年春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惠及1.5亿农村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从今年秋季开始建立健全了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资助政策体系,每年资助500亿元,受助学生2000万。
周济代表告诉记者:“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小学的毛入学率仅20%,初中是6%。而今天,“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8%,我国大学的在校人数已是世界第一。今年仅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就超过800万人。这些年来,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
“我国正兴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周济说,高等学校已经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有63%建在高校,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36%建在高校;正在进行试点的10个国家实验室,多数是依托高校进行建设的。“十五”期间,全国高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技术发明奖64项,科技进步奖433项,分别占全国总数的55.1%、64.4%和53.6%。特别是在原始性创新和高技术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许多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倪迅)